close

《大法句經》講如說修行說:

『雖誦千言,不行何益,不如一聞,勤修得益。』

縱使你讀遍了大藏經,也能明了經中之義,但是不能行,也沒有甚麼意義。

不如就一次的聽聞佛經義,而能依經之義,而勤加修行,所得利益。

佛於說《無量壽經》時,現阿彌陀佛之身,光色殊妙,得未曾有,令阿難問佛,

而得廣開一代之大教,為將來之世,就是我等,開出一路彌陀救度之大法。

世尊說法四十九年,有經論家將這些法分為,藏通別圓等,或是大、小乘等。

但是最主要的是接受者、機方,你的心量,知解、智慧、眼,你的程度。

古德說:「佛法如栴檀木,片片皆香。」

佛所說法,都是為了利益眾生而說,沒有一言一語不是為眾生的利益而說的。

經上說:『佛以一音演說法,有情各個隨類解。』

佛說法,有顯有隱,眾生隨著各個的根基及知見,體會佛所講之義,而悟入。

如《法華經》說三車之比喻,羊車、鹿車、牛車,各以自己的心量各取所需。

主要的目的,是要引導救度所有沉淪於三界火宅的眾生,離開三界火宅,

為了救度眾生,以一佛乘,方便而說成三乘,一出三界,各個得賜大白牛車。

大白牛車,比諸一般牛車更大更有力更快捷,牛車是大乘、菩薩乘,

大白牛車是為一佛乘,佛的目的不是要救度眾生乘阿羅漢等,是要各個眾生成佛。

但因為眾生福薄,所以世尊的法住世時間不長,世尊的加持力不長久故。

在這法滅之期,聖道難成,所說的聖道就是羊鹿牛車,此三車仍是佛所賜。

世尊的加持力已經沒有,故持聖道已無力成就出三界,應另求他力。

阿彌陀佛的願力沒有時間空間之隔,佛救度眾生之願力無窮,是可憑之力。

所以於今縱使誦盡三藏十二部經典,不如憑阿彌陀佛之願力,信入阿彌陀佛之願。

就如上面的經言,不如一聞,勤修得益。

一聞彌陀之願,知往生可待,應即信入,即蒙佛之攝取不捨,即得往生。

往生者,即是出三界,即是不退轉於佛道,不只我出三界已成,

我之一切冤親等,亦因我的往生,將是出三界有望,將得以出離六道之苦。

這正是所說的,「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天下沒有如此的好事,而我正逢。

一聽聞,即應信受,如於此無法信入,應更起懺悔之心,乃因業障深故不信。

當知,此阿彌陀佛之願力,乃是佛出世之本懷,為示眾生真實之利故。

故應聽信,如說信入,當得大利,生疑惑者,為失大利。《無量壽經》說:

『彌勒當知:其有菩薩,生疑惑者,為失大利。是故應當明信諸佛,無上智慧。』

往生事業,是阿彌陀佛的無上智慧所成,非我等之智慧可以理解,故當明信。

信佛之願力,當得往生成佛之大利,不信、信不及者,為失大利,將沉淪六道,

並非佛願不利眾生,乃因凡夫信不及故,故之疑為大害,應以為戒!

佛家說,今生得大富大貴,乃是前世布施修福所成就,反之,貧賤乃不修福故。

雲谷禪師說,享千金之富者,定是具千金之富相者,百金者,有百金之富相。

當餓死之人,也是其自所召,當有餓死之相,無因不成其果報。

善惡自召,因緣果報,自作自受,其實講白的,沒有一個所謂的主宰或是支配者。

假如說有一個主宰者,在後面支配著我們的一生,富貴、貧賤由其所受,

那才真是迷信,與佛法所說,因果之關係完全脫節,無有是處,是錯誤的觀念。

如果硬說有一主宰者,母寧說,有天神地祉,在因應我們的因果,加以分配。

一切都是自己的造作,並非老天爺賜給你的,到寺廟拜拜,以因果論,沒有賜福的事。

一個地方能風調雨順,也並不是老天在做主,只是這一地區的人共業所感。

即如生子,有百世之德者,定有百世子孫保之;

有十世之德者,定有十世子孫保之;

有三世二世之德者,定有三世二世子孫保之;

其斬焉無後者,德至薄也。

 接下來,雲谷禪師又說,上面的話,什麼樣的德行,會有甚麼樣的子孫。

說有百世之德者,有百世子孫保之,這是非常的綿遠流長,福德深遠。

這百世之福,在中土應該唯有孔氏一脈,自孔子開始,到近代已有七十幾世。

有十世之德,一般的帝王將相,應該都有這樣的福德,可以傳個十幾代。

有清一朝,從舜智入關到宣統退位,正好十代,如果加上之前,有十幾代。

這富貴人家是要德才能常保,要有德才能常保一代傳一代。

俗話說,「富不過三代」,又說,「富不過三代,不知如何吃穿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