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言正受者。想心都息緣慮並亡。三昧相應名為正受。

即地觀文中說言若得三昧見彼國地了了分明

即合上教我正受一句。

言正受者,正言對邪,一切思想分別名邪,離諸邪亂故,名為正。

(《大智度論》卷一說:『有四種悉檀,一者世界悉檀。二者各各為人悉檀。

 三者對治悉檀。四者第一義悉檀。四悉檀總攝一切十二部經,八萬四千法藏。

 乃至,世界法中說我,非第一義,以是故,諸法空無我而說我,無咎。復次,

 世界語言有三根本,一者邪,二者慢,三者名字,是中二種不淨,一種淨。

 一切凡人三種語,邪、慢、名字。見道學人兩種語,慢、名字。

 諸漏盡人用一種語,名字。』

 邪見,這裡說思想分別就是邪,而《大智度論》是說一切眾生除了見道學人以上,

 在世界法中的三根本中都具邪見,所以無佛的願力,我們眾生無法得正觀。

 韋提希夫人於光臺現佛國,聞知佛願,以佛力故,選擇極樂淨土為依歸。

 請佛教授,思惟正受,往生清淨業處。)

受領納義,定心任運照見領納依正境相,如湛水現影,故名為受也。

想心都息者,是釋正名。(義如上解)

言緣慮竝亡三昧相應者,此二句釋受,文稍難解。

傳通記云:『思惟想心,緣慮竝亡。』此以緣慮為能緣心,若爾上句想心。

今此緣慮二字共思惟心,何重出之,又竝字標緣與慮別,何合之屬能緣心耶。

楷定記云:『緣者所緣,慮即能緣,心境俱寂故云竝亡。』此解佳矣。

今為詳之。心不獨起,必緣境起,心是能緣,淨境所緣也。境名為緣,心名為慮。

言並亡者,所緣淨境能緣心慮兩俱寂靜,離散動相,故云竝亡。

此義何者,在思惟中,心散動故,境亦隨動。

譬如物像現於動水,水動搖故像亦動搖。

日觀疏云:『由我貪心動念,致使淨境動滅。』

若得三昧則心寂靜,故境亦寂靜,俱滅動相故,云竝亡。

譬如物像印湛靜水,水湛靜故,像亦湛靜。

水觀疏云:『能緣之心無亂,所緣之境不動,內外恗怕,(楷云,恗怕寂靜義也。)

所求之相顯然。』

心與寂靜三昧相應,任運照見淨境,故云三昧相應。

此句正釋受之義也。即地下引證,即合下合釋。

定散雖有二義不同。總答上問竟。

總結向來答。

定散二義者,古來有異解。

了音鈔云:定散二善各有二義,定善有思惟正受之二義,散善有三福九品之二義。

議曰:福品散善之義自他共許,故上文不論散義有二義。何謂福品為二義耶。

有解,文應言定義有二義,而言散者應寫誤耳。(楷載此說)

議曰:未盡理,而言寫誤者,似蔑一句一字不可加減之辭。

更有異解,見楷定記傳通記等,須者擇焉。

今謂,次答定散兩門之義,乃明二義。

一定散分別義。(第三問答)

二定散差別義。(第四問答)

就辨定散作此二義,故結云定散有二義不同。

總答上問者,此亦有異解。

了音鈔云:上問者,指問曰未審定散二善出在何文。

此解可矣,未審定散二善句中,兼含定善分別之義,定善差別之義二問。

向來所釋二義不同,而總答上問所含義,故結云總答上問竟。

諸記異解取捨任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