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教行信證》之信卷形容獲信利益說:

『遇獲淨信者,是心不顛倒,是心不虛偽。

 是以極惡深重眾生,得大慶喜心,獲諸聖尊重愛也。』

是佛所賜的信心,是佛的攝取不捨,必然是心不顛倒,當然心不虛偽。

是故《觀無量壽經》說下品下生往生之因緣等,說:

『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

 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

 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

 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

 「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

  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

 稱佛名故,所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命終之時,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一個人,作不善業,五逆十惡等諸惡業,果報將是墮惡道,求出無期。

但因善知識教導,稱念 南無阿彌陀佛,因稱佛名故除生死之大罪。

因稱佛名故,不下墮惡道,而得往生極樂淨土,故是一大慶喜之事。

故眾等應信佛經語深,更應奉行道德,信入佛之本願,往生極樂,是一大慶喜事。

若因擔於世務,而延誤後生一大事,想祈臨命終時,有善知識教導,是為甚難。

何不於強健時,花些心思,仔細思量後生一大事,得福無量。

藏密的一位神秘家和瑜伽行者敦珠仁波切(Dudjom Rinpoche)。

有一天,他帶著夫人坐車在法國的鄉間小路上,一路上有著旖旎的鄉間風光。

當他們經過粉刷豔麗和繁花爭妍的大墳場時,敦珠仁波切的夫人說:

仁波切!看!這裡每樣樣都這麼整齊乾淨,甚至連擺放屍體的地方都能一塵不染。

 在東方,即使是人住的房子都沒有這裏的,這麼乾淨啊!

 仁波切回答說:「啊!是的!

又說:一點也不錯!這是一個多麼文明的國家啊!

    他們不僅蓋了這麼好又整潔的房子給屍體住。

    但是,你有沒有注意到,他們也蓋了那麼棒的房子給活屍體住!

最後這句話值得深思,值得我們細細體會。

為什麼說是活的屍體,就是行屍走肉,因為應該做的不做,只是消耗。

如果人生是建立在錯誤信念上,那將會變得空洞而瑣碎!

假如我們就這麼過生活的話,那就會變如敦珠仁波切所說的行屍走肉。

人一生從牙牙學語開始,學過生活、學做人、求生活,到成家立業。

年輕時候,接受教育;然後,找個工作,結婚生子;買房子,事業上力爭上游。

在經濟的許可下,夢想有鄉間、海邊的渡假屋,再有第二部車子。

以便假日出遊時,全家有一個大空間的座車,一個想去就去的好的渡假地點。

再來就是準備要如何的存錢將來退休才過用,退休後打算在那裡退休,如何過等。

有些人,因為生活太優渥了,他所面臨的最大煩惱,居然是下次去哪裏度假

或是日節要邀請哪些客人,今天晚餐要穿什麼衣服,要講那些得體的話。

所說的都是比較過得去的人,還有眾多為生活在奔波的大都數人。

為了生活,從早到晚忙著不停,沒有時間想以後的日子,更何說後生一大事。

而為了擁有更多的財物,以便我們的享受,使我們淪為金錢、財物的奴隸。

而這麼做,這麼的無盡的追求,只是因為要掩飾我們對無常的恐懼。

為了維持虛假的這些事物,我們必須將我們所有的時間和精力消磨殆盡。

而這樣做的唯一目的,就是對無法知的未來的害怕。

所以必須把每一件事情,或將來可能發生的,都盡其所能的維持在安全可靠內。

一直都把眼光放在最近的地方,放在如何過好日子,如何的享受。

所以敦珠仁波切說是活屍體、活死人、行屍走肉,這樣難堪的話。

如果可能,是否我們放一些心思在後生一大事上,先不管今生好或壞。

今生的享福就是在消福,而今生的受苦是因為前生沒有好好修善業。

與其在這裡把福用光,下輩子隨業流轉,或是今生受苦無緣造福,下輩子還是苦。

我們可以依佛的本願,信入彌陀本願,往生極樂,這一切流轉之苦永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