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段說:
『專修念佛之輩,竟互相爭論,云我弟子,他人弟子,悖理也。
親鸞無一弟子。人之念佛,誠我所致者,方為弟子;
人之念佛,唯佛所賜,謂我弟子,謊謬極矣。
有相隨之緣則聚,有相離之緣則散;
背師而事他人念佛者不得往生,此事不可言也。
如來所賜之信心,妄視為我有而欲討返,萬萬不可有也。
若合自然理則,既知佛恩,又知師恩矣。云云。』
聖人說:親鸞無一弟子。
現在的現象是,各個人都想立一片天,所謂寧為雞首不為牛後。
要知道,牛的尾巴肉都比整隻雞多的太多了,不要說雞頭了。
但是,牛尾巴不能當家做主,雞頭再怎麼說,都是自己當家做主。
西藏的修行人常常說,我們的修行和你們漢地的人不一樣。
我們學法是為了了生脫死,最起碼煩惱、執著能比以前少一些。
所以每年的年末,我們都要靜下心來,自我檢討,是否煩惱、執著少了點。
不像你們漢人,學了個法,最主要目的是當上師,受人供養。
現在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是寺廟滿地,各個自立門戶,各立各自的旗。
我上師說山頭林立,各有各自的門戶,各自招各自的信徒,各出各自的花招。
各式各樣的佛誕節,都要大張旗鼓,大事慶祝,因為熱鬧的話才能出名。
又怕生意不夠好,信徒(客戶)不夠多,所以就幾家互相妥協慶幸。
把一個佛誕節分成三天,今天東家慶祝,明天西家拜懺,再過一天又是一家。
把個信徒(客戶)這邊招徠,那邊喚起,熱鬧(熱惱)非常。
一個人連剝三層皮,來個一魚多吃,反正利益均霑,誰(當家)也不吃虧。
最主要的是施主自己,慧命是自己的,生死是要靠自己了。
要知道,佛最慈悲,佛最無私了,我們靠佛,因為自己不吃力不認真,還會失誤。
那靠人就更可怕了,他的私心、貪念所產生的誤導,加上自己的不認真等,更慘。
所以聖人說,沒有一弟子,是要斷了上、下人的各個自力的心行。
一位行者,承領佛願,往生必定後,理當秉承佛願,為佛之左右手,傳佛之恩。
傳佛之弘願大恩,理當不是為人之師,應是做人之善知識,開導眾迷之人往生。
行者亦應知道,當行三歸依時,佛是覺悟的表徵,法是正信,僧是清淨的表示。
當歸依之時就應心存覺、正、淨,依此覺、正、淨才能使我們了生脫死。
南無的歸命阿彌陀佛正是代表著此覺、正、淨三法、三寶。
阿彌陀佛是佛沒有疑問,阿彌陀佛也是我們出離的法,阿彌陀佛更代表著清淨。
《無量壽經》說阿彌陀佛又有十二價個名稱,其中一名稱為清淨光佛。
不只三心歸入信心,歸依三寶也能由一句 南無阿彌陀佛全攝。
《華嚴經》賢首品第十二云:
『信為道元功德母 長養一切諸善法 斷除疑網出愛流 開示涅盆無上道』
我們貪瞋之毒不斷的增長,使我們出離三界無望,而無法能真正離苦得樂。
幸好有阿彌陀佛的願力,以其願力化作信心,植於我們唯惡的心。
導善大師在《觀經疏》稱為二河白道。
貪如水、瞋如火,形成一道阻礙我們出離三界的鴻溝。
幸好還有佛所賜的一念清淨信心,大師形容其寬六寸,稱為白道。
東岸有聲音,不見其行,表示釋尊已滅度,尚餘法音,督促我們往生。
西岸有人,代表能人阿彌陀佛常在極樂世界,我們只要一心正念佛即護持我們。
《阿彌陀經》說:
『佛告長老舍利弗:「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
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
雖說西方極樂世界,過此十萬億佛土,但是亦在當下一念之間。
是佛力所賜,並非任何一個為師人能力所及,所以不應誤解。
我們之能往生,不是因為所歸依見證的比丘、法師所能,而是佛所賜。
想為人師者應知,我們只是因佛之力,因佛所賜,能傳阿彌陀佛之信息。
沒有因為事後接受者不聽任我等之話而不能往生之理,此萬萬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