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嚇阻麻雀不見功,咯咯喝聲一聽慣,咯聲木板也敢棲。」
蓮如上人引用這個偈子,勸誡門徒說:「你們大家都是聽慣咯咯聲的麻雀。」
*指聞法聞得麻木了
「你們大家都是聽慣咯咯聲的麻雀。」就是說,還是在那迷茫的眾生界沉淪的機。
麻雀飛來飛去,跳來跳去,只為了找食物,如果遇到了危險,還是會提高警戒逃離。
但是那危險或危害,一直都是那樣,咯咯咯的,只聽到聲響,也沒有動作,沒了危險。
對麻雀來說,聽久了,聽慣了,也沒有任何的麻雀有過傷害過,也就不在乎了。
教育也是一樣,你教小孩,每天就念著他,要這樣要那樣,到後來他背給你聽,
一樣不聽,而且對你的話起反感,這樣的教育,基本上是失敗收場,應當警惕。
要讓他知道他人生的方向,先讓他自己把自己所嚮往的人生目標找出來,自己訂。
自己有了目標,當然可以請教善知識,一起共同擬定自己講要走的後生一大事的路。
目標定了,方向已經確定後,就要去了解,去聽聞,如何達成目標,用甚麼方法。
所有的善知識,所有的人所講的方式,對你可能會有幫助,但是都是助緣,重點在你。
所聽聞的法,可能會有如那驚嚇麻雀的咯咯聲,如果你不用心去領納,都不起作用。
假如你用心,真心地想自己的後生一大事,真心的想去了了,那麼每一句話都很受用。
以前我和一些同修相談,談論往生的事,他們很常去幫人家助念,也有人是為此去做,
希望將來也能得到他人的幫助,在臨命終時有此幫忙,也可以安心的走完此人生。
當然在場的有人不同意,希望他早日信心決定,那麼臨命終時就可以自在,不用助念了。
他們問我,我會如何做,贊不贊成助念,要不要有此團體,以便幫助大家也助自己。
其實我很感嘆,學了那麼長的佛,讀了那麼多的經典,也聽了那麼多的善知識教導。
我們知道,佛所說的往生,是往生到一個不生不滅的國土,也就是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
所以對「往生」要有定義,因為是釋尊所說,所以一定要依據佛所說,佛竟所說為據。
《無量壽經》攝生願、第十八願說「若不生者」,但是成就文說:即得往生,住不退轉。
所以知道,往生是當下的事,所說當下是即得往生者還是活生生的人,而且不因此而死。
如果往生等同死亡,那即得往生就是馬上死亡,這樣的話,嚮往極樂淨土的都會不敢想,
而那些心鬱悶者,想不開的人,如果想死的話,就用這一招,不用吃藥也不痛苦,樂哉!
這樣的話,不用說在東土漢地要被禁,我想佛在世的時候,傳這個法,都會被禁止。
而且如果有人傳,那傳播的人,都有可能被當時的國王派人將他「即得往生」滅除掉。
而且往生是件極為快樂的事,經說至心信樂欲生,所以不是那鬱悶不樂者所能想的。
坦白說,一個心情鬱悶者,想不開而想要自殺者,我勸他想「南無阿彌陀佛」或許有用。
往生是現下的一念,是活生生的事,不可以等到臨命終時才想到,那會來不及又後悔的。
要知道,臨命終時是你累世的總帳結清時,所有的冤親債主現前,是極其恐慌的時間點。
那麼多的冤親債主一起要來清帳,又想到自己這一世的辛勞,所累積的一切,喜愛的,
沒有完成的,這一切都將要離去,是徬徨,更是恐懼,無法自處,當事者將如何?
要面對的一大堆情況,又是痛苦,又是混擾,又是恐懼,根本沒有時間想下一步了。
不要等到臨命終時,因為有太多不可預期的事,而且是每一件都會讓你無法應對。
必須要在當下,不應該放任等待,把今生最重要的一件大事留待最後,這不負責任。
要以這樣的心面對,佛法沒有明天,就在當下,就是現在解決這後生一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