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故曰才發菩提,即成正覺。】 

    這又說明發菩提心的重要。 

    現在我們很多人修行已經注意到修持的重要,這很難得。 

    知道修行的重要,所以,禮拜、供養、修持、念誦都很勤。 

    但是,往往有人還不知道發菩提心的重要。 

    華嚴經最強調菩提心:「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 

    你才發菩提心,就成佛了。 

    就是這話:「才發菩提,即成正覺」。 

    因為,當念就圓成,所以,他發心時,就是成佛時。 

    華嚴之頓、之超、之離見、之不容易懂,就在這個地方。   

    我的話,大家都能懂。 

    可是,這裏頭的意思,極深! 

    跟我們腦子裏的東西是格格不入的。 

    我是說老實話。 

    這個要慢慢的來,我們現在先仰信,什麼叫仰信? 

    《華嚴經》是釋迦牟尼佛說的,是最高的經,經上是這麼主張的,我不敢不信,就叫「仰信」。 

    慢慢再去修持,逐漸逐漸修習。 

    真能信入,就進入圓頓門中了。   

    【如賢首品初發心功德品,廣明斯事,如是念佛,能於一切處見如來身。】   

    《華嚴經》有一品專講發心的功德。 

    這樣念佛有什麼殊勝處呢? 

    這樣念佛,「能於一切處見如來身」,就可以在一切處見到如來。 

    下又引華嚴,(本論所引均出華嚴。現在連中國佛學院都不講華嚴,部頭太大。是最深入的一部經,大家有緣來接觸華嚴,應當慶倖。)   

    【又如光明覺品,世尊放百億光明,從此三千大千世界,遍照十方,乃至盡法界虛空界。】   

    百億:一百億,雖為數,但其本意,並不限於此數,極言其多。 

    釋迦牟尼佛從咱們這個三千大千世界。 

    三千大千世界是一佛國土,一個太陽系(地球是太陽系的一員)可能說是小世界,現在感覺不行,大到銀河或是才是一個小世界。 

    因為它有個須彌山(太陽所繞的中心)。 

    一千個小世界成為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成為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就成為大千世界。 

    (三千大千,不是三千個大千世界,是由三個千連乘,多大。) 

    這是釋迦牟尼佛國土的範圍。 

    所以,宇宙之大,非咱們心量所能比量。 

    釋迦牟尼就從這個大千世界放光,遍照十方,盡法界、虛空界,都是佛的光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