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接下來阿難又發願,於是阿彌陀佛即於掌中放無量光,普照一切諸佛世界。 

    使一切世界也明現。 

    在這個法會上,不但見到了極樂世界,還聽到了極樂世界以外的其他十方諸佛對阿彌陀佛的稱讚。 

    後來佛又放光,十方世界都見到了,咱們這個世界也完全是光明的,唯見佛光,阿彌陀佛的光明耀顯赫。   

    再看底下,大家要注意,此法會中的四眾包括「聲聞、菩薩、天龍八部、人非人等」所有的都在內了! 

    剛才我說的那二萬人外,還有他方的阿修羅、天人乃至各方的菩薩,那就無量無邊了。 

    最值此注意的是,我們這個世界上的人都包括在內。 

    此會中有一萬二千個比丘、七千個男居士、五百比丘尼、五百女居士,共二萬人都看到了極樂世界的種種莊嚴。 

    看到阿彌陀佛「於彼高座,威德巍巍,相好光明,聲聞、菩薩恭敬圍繞。」 

    所以,這就給我們一個很好的證明! 

    不要以為這只不過是個寓言、童話故事,是在安慰我們。 

    孔子、老子,我們誰都沒有見過吧,但是我們承認他們真實存在過,因為歷史上記載下來的。 

    而這個法會上,有那麼多大眾都親見了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並且有經典記載下來成為歷史事實,所以我們要真實地相信極樂世界的存在呀!   

    《阿彌陀經》:有世界名曰極樂,其中有佛,號阿彌陀……。 

    兩個「有」字,有世界名曰極樂、其中有佛號阿彌陀佛。 

    這兩個「有」字,剛才我們說的那一切都是為了證明這兩個「有」。 

    第二點,說明這部經的重要性。   

    大家看「流通分」,所謂「流通」就是勸大家都來流通。 

    雖然在此我們不詳細講了,但是大家都要給以重視! 

    只有你重視了,你才能去看這部經,才會去研究它。 

    所以我們先要重視起來。   

    「流通分」:佛告慈氏:汝觀彼諸菩薩摩訶薩,善獲利益。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得聞阿彌陀佛名號,能生一念喜愛之心,歸依瞻禮,如說修行。 

    當知此人為得大利,當獲如上所說功德。 

    心無下劣,亦不貢高;成就善根,悉皆增上。 

    當知此人非是小乘,於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     

    「慈氏」是佛對彌勒菩薩的稱謂。 

    這一部經,前半部是阿難當機,後半部就是彌勒菩薩當機。 

    這是很殊勝的! 

    彌勒菩薩當機,這說明瞭什麼道理? 

    當來彌勒下生以後,還是要弘揚這部經。 

    所以佛把這部經囑咐給彌勒。 

    大家要等「龍華會」上才得見到,到那時靠救度眾生的不是講「唯識」,而依然還是這部經。   

    當你聞聽得此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聖號。 

    能真實地心生一念歡喜之心,你起心動念,能引起這麼一念,但這一念是很真實的一念、很清淨的一念。 

    「歸依瞻禮」,歸依阿彌陀佛,願意禮拜、願意「如說修行」。 

    哪怕只是一念,「當知此人為得大利」,你要知道這個人得了極大的利益! 

    這個一心念佛的人,他就不是小乘道根氣的人。 

    因而生極樂世界的人都是大乘根氣的人。 

    能往生到極樂世界的純粹是大乘菩薩。 

    既然是大乘菩薩,那麼,經中又提到有許多「聲聞」,這又是什麼意思呢? 

    「聲聞」雖是大乘菩薩,但他所證、所斷惑的水平,才是剛剛斷了見惑思惑,相當於阿羅漢。 

    還有「塵沙惑」未斷、「無明惑」未斷,還需慢慢地斷。 

    所以,這就是所謂的「帶業往生」、「帶惑往生」。 

    你如果發的是小乘心,那就不可能往生極樂世界的! 

    所以,發心不是小乘心,往生的也不是小乘根氣的人。 

    而是什麼人呢? 

    佛說了,是「於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