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如上人常說:「要向人請教佛法的要義,不管是什麼,認真地請教別人。」
有人問:「要請教誰呢?」
蓮如上人回答:「只要是有佛法的人,不管是什麼樣身分地位,都跟他請教佛法。
看起來好像不懂的人,往往會懂。」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是孔老夫子的話,告訴我們,以他人為借鏡,改進自己。
所謂「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處處都有我們修行的鏡子,不要自傲。
認真的請教,也就是要對法起恭敬心,對人也是恭敬的,這是要真誠、真實的恭敬。
恭敬的心,看起來好像是對人,其實真正的是對自己,折服自己的傲慢心,這才是重點。
有很多學佛的人,學會了拜佛,也常有機會接觸佛經,也知道了念佛,想法就不一樣。
有一次我和我姐姐到洛杉磯,因為住的地方離西來寺不遠,就說順便去參觀一下。
去的時間快到中午,寺中有餐廳供應午餐,所以就買了餐劵進入餐廳吃午餐。
後來我姊姊告訴我,這裡的出家人很沒禮貌,把來吃飯的人數落了一頓,說不懂禮貌。
我問說,又如何了?回說:那出家人說:這些人真不懂規矩,連吃飯都不懂還要我們教。
我回答說,每一個地方有不同的文化,本來就可以學一學,只花六元,就可以學不錯的,
我還花了幾百元,到學校請老師教法國菜的餐桌禮儀,老師很有禮貌歡迎我們到來。
我們世俗人,有我們的生活習慣及禮儀,從來就沒有機緣了解佛門的生活習慣。
其實對人待物的態度,代表著自己個人的修養,你對人態度如何,不會真的影響他人。
他人可能一時不方便,或許不在乎,也或許沒感覺,但是對自己就不一樣了,這是修養。
有很多人學了佛後,自認為高人一等,有許多人更受了菩薩戒,更是不同,處處優先。
上了佛堂禮佛時,大家排排站,他就是可以排在前面,因為他是菩薩,高於他人。
如果是因為制度,那沒有問題,最怕的是心態,互相的競爭,不願落後於人,會有問題。
假如是用於精進,其他人進步,自己也要跟進,這是非常好的事,是互相砥礪而精進。
怕的是在名相上做功夫,要高人一等,上佛堂禮佛時排在前面,好像比較高級,這不好!
我們學習佛法,不是要顯示自己比別人高,而是要了生脫死,為了解決後生一大事。
只有往生才是今生的目的,其他的一切,都可以不用那麼的當真,因為都是虛假的。
雖然說是虛假的,但是我們還是要認真的對待自己,不可以放逸自己,好好的修身。
也就是禪宗所說的,「建立水月道場,大作夢中佛事。」明知是虛幻的,還是要修身。
月球是實體,可以有建築物,但是水中的月球倒影,就是虛有的,有如作夢一般。
在水中月,在夢中夢裡,建道場做佛事,就如同我們的生活,生活中的修行也如是。
雖然是虛幻的,還是要認真、真實地去做,重要的是態度,對修行對往生的態度。
還有說對人,態度其實是自己,用甚麼的心對待別人,所對待的那個人,其實是自己。
你用輕慢的心去問人家佛法,輕慢的是你自己,你看待的對方,其實是你自己。
在佛的眼中,沒有一眾生不是佛,佛是以尊敬佛的心,看待尊敬眾生的,因為佛是佛。
我們看待他人也是一樣,你認為對方無知,對方下賤,那是因為你自己無知,自己下賤。
又佛法是在功敬中得,不要認為你最懂,在恭敬中,你可以從對方身上蒙受利益。
從你恭敬的問,不管對方是否懂,在互相砥礪下,都可以有所利益,應當如是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