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密宗-1
從果起修,即身成佛的大法。
它稱為密,不是保密的意思。
而是由於這是佛自己親證的境界,沒有法子讓眾生明白,以此名之為密。
佛說《華嚴經》的時候,諸大阿羅漢都如聾如盲,雖在道場中看見佛在說法,但和瞎子和聾子一樣,沒有領會,從這個意義說「秘密」。
日本判教,分成十個等次,從眾生的一住心到最高的十住心。
十住心稱為秘密莊嚴心,從這個秘密莊嚴心顯現:真言、種子字、手印、曼陀羅等,稱為如來的身口意三密,一一具足如來親證的秘密莊嚴心的無量殊勝功德。
至於我們眾生的身口意,身造身業,口造口業,意造意業;善業、惡業,總之都是業,所以凡夫的身口意叫做三業。
密宗的方法,是讓凡夫的身口意三業頓時契同於如來的三密,佛的三密是佛果位所證的德,叫做果德。
以佛的果德作為眾生用功下手之處,這就是從果上起修,所以稱為果教派。
譬如蘋果已經結好了,你從這個蘋果上,開始吃就是了。
如果你要從開荒,撒種,育苗,施肥,除害,一直一直等樹長大,種種的維護,結了蘋果你再吃,那你就遲緩了。
若是從果上起修呢?
就是這個蘋果,佛已經替你把應做的事情都做完了,果子擺在這兒,你只要吃。所以稱為果教派。
凡夫三業頓同佛的三密,所以修行的時候常要結手印,(合掌就是印哪!大家打坐,兩手掌平放相疊,這就是彌陀的定印。)
手屬於身,身結印,身業就同於佛的身密。
口裏誦的是咒,就使得口業同於佛的語密。
眾生的思想,一切起心動念都是意業,如來的意密,極淺的說,就是觀想,深的說,那就是般若。
自心契於般若是意密,這才是真正嚴格的意密。
所以密宗的修持方法,是使自身三業頓同於如來果覺的三密。
從果上開始,所以開始就得果,真實不可思議。
相應之後如《毘盧遮那經》所說:「如實知自心。」(如實際知道自己的本心。)
這五個字就跟禪宗完全是一樣的。
首先著眼的是這個「知」字,這個「知」不作知解請,如仍是知解,那就不是悟了。
這是一個關鍵,許多人在這裏跌跤。
古云:「知解門開則悟門塞。」焉能以尋知覓解來達到真參實悟?
這裏的知是如到實際,如同實相的知,契於真如的知。
真如法一,沒有分別。
所以離分別相的真知,這樣的知才能契自心,知自心,明白心。
所以同於禪宗的悟自本心。
悟了本心,就得衣缽,就是天人師,就是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