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歎徳文》,存覺上人(1290‐1373)以漢文所寫成。
存覺上人為第三代門主「覺如上人」(1270-1351)之子,
著有《六要鈔》(註解《教行信證》)、《諸神本懐集》、《持名鈔》、
《存覚袖日記》等。
《歎徳文》乃在歌歎親鸞聖人之一生與貢獻。
初談及親鸞聖人之修學,然深感修學不力;繼談六角堂的夢告,始入淨土門;
又提及聖人的兩本著作《教行信證》和《愚禿鈔》,說明聖人之「見真」;
并述及流放之罪,並廣化各地;最後存覺上人明報恩心。
《歎徳文》
【修學歷程】
夫親鸞聖人者,淨教西方之先達,眞宗末代之明師也。
博覽渉内外,修練兼顯密。
初習俗典兮切磋,此是在「伯父業吏部」(*伯父宗業)之學窗,
所抽「聚螢映雪」之苦節也。
後携「圓宗」(*天台宗)兮研精,此是陪「貫首鎭和尚」(*慈鎮和尚,1155-1225)
之禪房,所聞大才諸徳之講敷也。
依之「十乘三諦」(*天台宗的十乘觀法+空假中三諦)之月,觀念送秋。
「百界千如」(*天台宗用語)之華,薫修累歳,爰倩窺「出要」
(*出離生死的要道),作此思惟:
「雖凝定水,識浪頻動;雖觀心月,妄雲猶覆。
而一息不追,千載長往,何貪浮生之交衆,徒疲假名之修學?
須抛勢利,直悕出離。」
然而,機教相應,凡慮難明。迺(乃)近對「根本中堂」
(*比叡山延暦寺本堂之本尊),遠詣枝末諸方之靈窟,祈解脱之徑路,
求眞實之知識。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