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決正、像、末,出諸説不同。且述一説。大乘基引《賢劫經》言:
『佛涅槃後,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此千五百年,釋迦法滅盡。』
不言末法,准餘所説,尼不順八敬而懈怠故,法不更増,故不依彼。
又《涅槃經》:『於末法中有十二萬大菩薩衆眾,持法不滅。』
此劇上位故亦不同。
初決已下其別釋也,大乘基者,法相祖師慈恩大師窺基是也。《賢劫經》者,
舊云《賢劫三昧經》也,有十三卷,或為十卷,法護譯之。於正像法時節延促,
雖有多説,常存二説:一正法像法各一千年,二正法五百,像法千年,
故正法時是異説也。而基師意今依正法五百之説,引《賢劫經》成此義也。
此千五百年者,本書於年字下有後一字,有異本歟,有彼字本最葉理歟,
准餘等者。《賢劫經》外指餘經説,是依諸説雖可滿足正法千年,
依許女人出家得度減其半分,爰千年義云尼以修八敬不減。而今言尼不順等者,
若修八敬雖不可減,云不修故不更増也。不依彼者,言是不依八敬而已。
言八敬者,律名句云:一百歳尼禮初夏比丘足,二不得罵謗比丘,
三不得舉比丘罪説其過失,四從僧受戒,五從僧出罪,六半月求教授,
七依僧安居,八依僧自恣。已上。
又引《涅槃》證末法中持法不滅,菩薩所堪不關凡愚,是故今云據上位等。
亦不同者,同字是又異本為用,同字用字各有一途,若依同字是云菩薩凡夫不同,
若依用字,不被凡夫,言凡愚輩更不慣彼上位菩薩持法意也。
問:若爾者,千五百年之内,行事云何?
答:依《大術經》:佛涅槃後初五百年,大迦葉等七賢聖僧,
次第持正法不滅。五百年後,正法滅盡,至六百年後,
九十五種外道競起。馬鳴出世,伏諸外道。七百年中,龍樹出世,
摧邪見幢。於八百年,比丘縱逸,僅一二有得道果。至九百年,
奴為比丘,婢為尼。一千年中,聞不淨觀,瞋恚不欲。千一百年,
僧尼嫁娶,毀謗僧毘尼。千二百年,諸僧尼等倶有子息,千三百年,
袈裟變白。千四百年,四部弟子,皆如獵師,賣三寶物。爰曰:
千五百年,拘睒彌國有二僧,互起是非遂殺害,仍教法藏於龍宮也。
《涅槃》十八及《仁王》等復有此文。準此等經文。
千五百年後無有戒定慧也。故《大集經》五十一言:
我滅度後初五百年,諸比丘等於我正法解脱堅固。(初得聖果名為解脱)
次五百年,禪定堅固。次五百年,多聞堅固。次五百年,造寺堅固。
後五百年,鬥諍堅固。白法隠没。云云。此意,初三個五百年,
如次戒、定、慧三法堅固得住,即上所引正法五百年,
像法一千二時是也。造寺已後並是末法,故基《般若會釋》云:
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此千五百年後之,正法滅盡。故知,
造塔已後是屬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