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又言:善男子!諸佛如來煩惱不起,是名『涅槃』。
所有智慧於法無礙,是為『如來』;如來非是凡夫、聲聞、緣覺、
菩薩,是名『佛性』。 如來身心、智慧,
遍滿無量無邊阿僧祇土,無所障礙,是名虛空。如來常住,
無有變易,名曰『實相』。以是義故,如來實不畢竟涅槃,
是名『菩薩』。(已上)
又言:迦葉菩薩言:世尊!佛性者常,猶如虛空,
何故如來說言『未來』?如來,若言『一闡提輩無善法』者,
一闡提輩於其同學、同師、父母、親族、妻子,
豈當不生愛念心耶?如其生者,非是善乎?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快發斯問。佛性者猶如虛空,
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一切眾生有三種身,所謂過去、未來、
現在。 眾生未來具足莊嚴清淨之身,而得見佛性,是故我言:
『佛性未來』。善男子!或為眾生,或時說因為果,
或時說果為因,是故經中,說命為食,見色名觸,
未來身淨故說佛性。
世尊!如佛所說,義如是者,何故說言『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善男子!眾生佛性雖現在無,不可言『無』,如虛空性,
雖現在無,不得言『無』。一切眾生雖復無常,
而是佛性常住無變,是故我於此經中說:『眾生佛性非內非外,
猶如虛空,非內非外如。』如其虛空有內外者,
虛空不名為『一』為『常』,亦不得言『一切處有』。
虛空雖復非內非外,而諸眾生悉皆有之。眾生佛性亦復如是,
如汝所言:一闡提輩,若有身業、口業、意業、取業、 求業、
施業、解業,如是等業,悉是邪業。何以故?不求因果故。
善男子!如訶梨勒果,根莖枝葉華實悉苦,一闡提業亦復如是。
(已上)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