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言:善男子!一切有為皆是無常,虛空無為,是故為常;
佛性無為,是故為常。虛空者即是佛性,佛性者即是如來,
如來者即是無為,無為者即是常,常者即是法,法者即是僧,
僧即無為, 無為者即是常。乃至
善男子!譬如從牛出乳,從乳出酪,從酪出生酥,從生酥出熟酥,
從熟酥出醍醐,醍醐最上,若有服者眾病皆除,
所有諸藥悉入其中。善男子!佛亦如是,從佛出十二部經,
從十二部經出修多羅,從修多羅出方等經,
從方等經出般若波羅蜜,從般若波羅蜜出大涅槃。猶如醍醐,
言『醍醐』者,喻於佛性,佛性者即是如來。善男子!如是義故,
說言:如來所有功德,無量無邊不可稱計。(抄出)
譬如從牛等者,雪山有草名曰忍辱,牛食其草,乳所出味言之五味,
天台喻之立五時教,乳即華嚴,酪是阿含,生酥方等,熟酥般若,
醍醐法華與涅槃也,下合譬,云佛亦如是等是也。
從佛等者,十二部經先指華嚴,修多羅者次指阿含,方等、 般若、
大涅槃者在文顯露。
佛性等者,即涅槃也,經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故也。
又言:善男子!道有二種:一者常,二者無常;
菩薩之相亦有二種:一者常,二者無常。涅槃亦爾,
外道道名為『無常』,內道道者名之為『常』。聲聞、
緣覺所有菩提,名為『無常』;菩薩、諸佛所有菩提,名之為『常』;
外解脫者名為『無常』,內解脫者名之為『常』。善男子!
道與菩提及以涅槃,悉名為『常』,一切眾生,
常為無量煩惱所覆, 無慧眼故,不能得見。而諸眾生,
為欲見故,修戒定慧;以修行故,見道菩提,及以涅槃;
是名菩薩『得道、菩提、涅槃』。道之性相,實不生滅,
以是義故不可捉持。乃至道者雖無色像可見,稱量可知,
而實有用。乃至如眾生心,雖非是色,非長非短,非麤非細,
非縛非解,非見法,而亦是有。(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