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又(《論註》卷上)曰:海者,言佛一切種智深廣無涯,

不宿二乘雜善中下屍骸,喻之如海,是故言:天人不動眾,

清淨智海生。不動者,言彼天人,成就大乘根,不可傾動也。

(已上)

又曰等者,莊嚴眾功德成就文也。

不宿等者,如來清淨智海之中不雜二乘雜善之意也。

言中下者,三乘之中,緣覺為中,聲聞為下。

言死骸者,本文用屍,今為骸字,有異本歟。《智度論》

明海有八種不思議,中不宿死尸其一德也,是故喻之。

光明師(〈玄義分〉)云:我依菩薩藏,頓教一乘海。

光明師者,京師大師,就寺立名。 二文之中,初《觀經義》〈玄義分〉

初勸眾偈文。

菩薩藏者,二藏教,意對聲聞藏。 言頓教者,是對漸教。

一乘海者,是對三乘。是就《觀經》且判此義,總而言之可亙三部。

又(《般舟讚》)云:瓔珞經中說漸教,萬劫修功證不退;

觀經彌陀經等說,即是頓教菩提藏。(已上)

次又云者,《般舟讚》文。

瓔珞等者,此經二卷,菩薩修入五十二位歷劫修行整足明之。

天台(《法華玄義》卷一〇)云:瓔珞偏存別門。(已上)

彼經雖說頓漸二門, 隨其本意如此判之。

證不退者,是處不退及三不退,是約始終。

菩提藏者,依四乘意,指佛乘也。又有異本云菩薩藏,各無違失。

《樂邦文類》(卷四)云:宗釋禪師云:還丹一粒,變鐵成金;

真理一言,轉惡業成善業。(已上)

次《樂邦文類》釋,第四卷文。言宗釋者,釋字恐誤,

此書作主宗曉詞也。

真理等者,問:真理之言指理法歟,何嘆念佛引此文耶?

答:今所引依姑蘇法雲《寶珠集》意,

載明命終請僧正得念佛感應篇章之後, 宗曉所記十行餘中最初詞也,

嘆念佛德有何疑耶!

言還丹者,是藥名也,以彌陀法喻此良藥,即所引之次下釋云:

彌陀教觀,真點鐵成金之妙藥也,彼佛自塵點劫來修行,成身成國,

發四十八願,終能克果,威德光明不可思議。(已上)

所言真理文言無諍,是指彌陀如來功德名號,則是三身、三諦、

三德秘藏功德故也。

文章標籤
念佛成佛是真宗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