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當卷大文第二明行,於中為五:一者題目,二者標舉。

題後一行如第一卷,彼總標經名,此別標願名,以下諸卷又同當卷。

三者正釋,自文初下終至下引《安樂集》云此亦依聖教文是,廣引諸文,

少加私釋。

四者總結,從斯乃下至云之大行也可知二行餘是。

五者重釋,次從云言他力者下至卷終是。

初、題目中分二,准前,就題第一云教、云一,此卷之題云行、云二,

次第應知。

愚禿釋親鸞集

撰號如前。

諸佛稱名之願(淨土真實之行選擇本願之行)

二、標舉之中:

諸佛稱名願者,是第十七願也,是則說為往生行之名號願故,當卷出之。

凡於四十八願之中,此願至要。若無此願,名號之德何聞十方!

聞而信行,此願之力;若無此願,超世願意諸佛何證!

依證立信,又此願恩也。

淨土真實行者,往生行中,佛本願故,正以念佛為其生因,故云真實,

是稱名也,餘非本願,故非真實。

選擇本願行者,其意又同,念佛正是選擇本願,餘非選擇本願之行,

故以念佛云真實行,云選擇行。

謹按往相回向,有大行,有大信。大行者:則稱無礙光如來名。

斯行即是攝諸善法,具諸德本,極速圓滿,真如一實功德寶海,

故名大行。然斯行者出於大悲願,即是名諸佛稱揚之願,

復名諸佛稱名之願,復名諸佛咨嗟之願,亦可名往相回向之願,

亦可名選擇稱名之願也。

三、就正釋中,分文為二:自文初下至之願也,先標行體,兼舉願名。

從云諸佛稱名願下正引諸文。

言謹按者,發端之詞。

往相回向如前卷述。

攝諸善法者,〈玄義〉云:無量壽者是法,覺者是人,人法並彰,

故名阿彌陀佛。(已上)

法所覺法,覺能覺人,其所覺法乃是八萬四千法門,因行果德無法不備,

攝諸善法之義,應知。

具諸德本者,《大經》上云:供養一切佛,具足眾德本。(已上)

讚饒王德順求得之。慈恩《西方要決》云:諸佛願行成此果名,

但能念號,具包眾德。(已上)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念佛成佛是真宗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