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樹等者,上寶地文,除玻瓈,加琥珀為七寶,今文除琥珀加玻瓈為七寶,
又小經有赤珠無珊瑚,又此文中標文說玻璃,而略水精。
下文或幷舉,後則出水精,而略玻瓈。
梵響云:今經以玻瓈水精為一物,故標列互舉耳。
漢、吳兩本,標七寶而列金銀、水精、瑠璃、珊瑚、琥珀、硨磲、碼碯八寶。
唐譯以黃金、白銀、瑠璃、玻瓈、赤珠、(今經珊瑚)碼碯、玉樹、(硨磲)
為七寶樹。與今經同矣。
宋譯金銀、瑠璃、頗梨、真珠、硨磲、碼碯為七寶樹。是亦不出珊瑚,而列真珠。
如是經說不一準者,蓋因順此界寶故。金銀、瑠璃、珊瑚、琥珀、硨磲、碼碯,
如上釋,玻瓈《應音》二(初):頗梨西國寶名也。梵言塞頗胝迦,亦言頗胝。
此云水玉或云白珠。
大論云:此寶出山石窟中,過千年冰化為玻梨珠,此或有也。
按西域暑熱無水,仍多饒此寶,非冰所化也,但石之類耳。(文)
《苑音》十(十右):頗梨色正云窣堵致家,其狀少似此方水精,然有赤有白者也。
(文)《琳音》四(八右):頗胝迦梵語寶名也。《正梵音》云:立風破置迦,
古譯云是水精,此說非也。雖類水精,乃有紫白紅碧四色差別,瑩淨通明,
寶中最上,紅碧最珍,紫白其次,如好光明砂,淨無瑕點。
云千年冰化作者,謬說也。(文)
頗梨與水精別種可以知矣。
二列雜寶樹中。初列二三合成。次列七寶合成。初。
或有二寶、三寶,乃至七寶,轉共合成。或有金樹,銀葉華果。
或有銀樹,金葉華果。或瑠璃樹,玻瓈為葉,華果亦然。或水精樹,
瑠璃為葉,華果亦然。或珊瑚樹,碼碯為葉,華果亦然。或碼碯樹,
瑠璃為葉,華果亦然。(己上二寶合成)或硨磲樹,眾寶為葉,華果亦然。
(三寶等合成)
初二句總標雜寶,或有下明二寶合成,或硨磲樹,下次明三寶等合成,
初二寶合成者,前所列純七寶樹為體,而葉華果,互以餘一寶相雜二寶合成。
唐譯云:阿難彼金為樹者,以金為根莖,白銀為葉,及以華果,白銀之樹,
銀為根莖,黃金為華葉果,碼碯之樹,碼碯為根莖,美玉(硨磲)為華葉果,
硨磲樹者,美玉為根莖,七寶為葉及諸華果。(文)
此略瑠璃樹、玻瓈樹、赤珠樹,而於金銀、碼碯、美玉,上說之使準知餘也。
漢、吳云:中復有兩寶,共作一樹者,銀樹銀根金莖銀枝金葉銀華金實。
金樹者金根銀莖金枝銀葉金華銀實,是兩寶樹轉共相成,各自異行。(文)
此於金樹銀樹明兩寶共成,餘寶樹使準知之。
水精者,《琳音》四(十三)曰:雞都寶梵語寶名也。此即水精異名。
其寶色白。小如鵝卵許大也。又二十八(十五)云:迦遮末尼舊云迦柘(之夜反),
此云水精珠也。(文)
或硨磲樹,眾寶為葉,華果亦然者次,明三寶乃至六寶合成。
漢、吳兩本,具說中復有三寶共作一樹,中復有四寶,共作一樹者,中復有五寶,
共作一樹者,中復有六寶,共作一樹者等。今略於硨磲樹,示餘眾寶合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