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藏》八三、二六二下)
有人言
依宿善往生,此非謬誤;短促之此世果報,亦依前世之善惡,而生禍福;
何況往生之大事,必依宿善,聖教亦言之。
但,念佛往生,不因無宿善而不能。
《觀經》言:殺父母、出佛身血之五逆罪人,臨終十念往生。
然而,宿善深厚之善人,雖無聖教,自然畏惡行善,心向佛道,不造五逆。
五逆罪人,臨終十念得往生,非由無宿善。
《經》言:若人造多罪 得聞六字名 火車自然去 花台自來迎
若有重業障 無生淨土因 乘彌陀願力 必生安樂國
極重惡人 無他方便 唯稱彌陀 得生極樂
又,善導和尚《觀經疏》云:
為迎接曠劫以來輪迴六道,無出離緣之常沒眾生故,阿彌陀佛成佛。
言
常沒眾生者,沉於恆河深底之眾生,體大而長,塞滿恆河,身不能動,常沈不起;
以此喻惡世之凡夫。
又
凡夫兩字,弘法大師《秘藏寶鑰》釋為凡夫狂醉。
誠然,凡夫之心,如狂於物,醉於酒,不能明辨善惡。
和尚云:
一時煩惱百千間,善惡亂心故,雖有萬行,自力難修。
若論了脫生死,修持佛道者,須發菩提心,淨盡煩惱,經三祇百劫,難行苦行,
方得成佛。
然,五濁凡夫,以自力具足願行,難以契應故,長輪六道四生也。
阿彌陀佛甚為悲愍此事,於法藏菩薩之昔,兆載永劫之間,修我等難行之僧祇苦行,
積功累德,而成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一佛所具之三身、四智、十力、無畏等一切內證功德;
相好、光明、說法、利生等一切外用功德,皆無遺漏,悉納於三字名號之中。
善導和尚亦言:
眾生念佛,十聲一聲,若不迎接,誓不成佛;
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如是深信,念佛不怠,不疑往生之人,謂之信他力之人也。
世間之事亦有他力:如足萎腰折,欲行遠路,雖不可能;乘舟車故,輕易而到。
此非自力,乃舟車之力,故名他力。
卑賤惡世凡夫,以諂曲心所作乘物,亦具他力;
何況彌陀,經五劫之間思惟所定他力本願船乎!
乘此大悲願船,必渡生死苦海,不須疑也。
加之,愈病草木,吸鐵磁石,不思議力用也。
又,麝香有芬芳之用,犀角有避水之力。此等皆無心之草木,不發誓願之禽獸,
然自始即具不思議之力用,何況佛法豈無不思議之力用乎!
然則念佛,一聲有滅八十億劫生死罪之力用,是故應信阿彌陀佛,
有迎接惡業深重眾生之力用,不論宿善有無,不論罪惡深淺,唯稱名號,必得往生。
持戒、破戒、貧窮、富貴、高位、下賤,皆悉不論。
但念名號,猶如令石瓦變金,來迎之誓約也。
法照禪師《五會法事讚》云:
彼佛因中立弘誓 聞名念我總迎來
不簡貧窮將富貴 不簡下智與高才
不簡多聞持淨戒 不簡破戒罪根深
但使回心多念佛 能令瓦礫變成金
唯撥念珠而不動舌,是懈怠也。但,猶如善導和尚《觀經疏》〈定善義〉
三緣之中,釋親緣云:
眾生禮佛,佛即見之;
眾生稱佛,佛即聞之;
眾生念佛,佛即知之;
眾生憶念佛者,佛亦憶念眾生。
是故阿彌陀佛三業與行者三業,彼此一體,不相捨離。
佛與眾生,猶如父子,故名親緣。
手撥念珠者,佛亦見之;心思念佛者,佛亦念眾生也;
然則蒙佛所見,蒙佛所念之身也。雖如是言,應常動舌,三業相應故也。
三業者,身、口、意也。
且,阿彌陀佛本願之稱名故,應知以聲為本體。
然以自耳得聞之念佛,亦在高聲念佛之中,所謂大聲見大佛,又言心念亦入念佛之數,皆是往生之業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