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三舉舊解者,淨影云:「壽有真應,今此所論是應非真,於應壽中,此佛壽長,

凡夫二乘不能測度知其限筭,故曰『無量』。云何得知,是應非真?

如《觀音授記經》說無量壽佛滅後,觀音、勢至次第作佛故。」天台同此。

道綽禪師會《授記經》為報身隱沒之相,善導亦會為涅槃如化之相,亦不妨其入滅。

他經說可然,此經異譯中亦有此說,云何會釋?

他流云:「異譯不正,不可和會。」

辨曰:「佗經之難既會之,同本經說何言不可會耶?

如綽、導二師會彼經,亦可例破。」

今按:彼國界常住無為涅槃,所居有情亦無生滅,然眷屬長壽願云「修短自在」者,

示現生滅而不妨不生滅,自在生滅之義也。

眷屬長壽既爾,佛豈不修短自在乎?

是故一經中初眷屬長壽云修短自在,後於佛長壽說入滅者,顯佛修短自在之相,

故知示入滅而自在生滅,但是涅槃如化之相耳。

又嘉祥「此典偏方非次第教,例釋迦八十年明彌陀是應壽。

《法華遊意》上(二十八)、《玄論》二(四十紙)明四句。

第三有量說無量,如阿彌陀云云。」

此師亦為應壽也,與淨影同焉,亦不可取,委如餘處。

 

四明今釋,「無量壽」三字統一經所說,舉無量壽,一部所說無罄不盡。

 

一顯因果不二之稱,下所明法藏因願因行及果成佛德,悉攝于無量壽中。

《法事讚》釋壽德云:「果德涅槃常住世,壽命延長難可量。」(文)

(三句示佛壽唯佛之所知)

「千劫萬劫恒沙劫,兆載永劫亦無央。」(文)

此明法藏因行,自亦不出此無量壽中,譬如白雲似帶繞山腰,見無盡風景,

於無量壽中,數示現永劫因行而不出久遠實壽,卻見方便法身別德。

是以以因行歎壽德也。

二示人法不二之稱,下所明能覺人、所覺之法在一無量壽中。

《玄義分》釋名門云:

「『無量壽』者乃是此地漢音,言『南無阿彌陀佛』者又是西國正音。

乃至今言『無量壽』者是法,『覺』者是人,人法並彰故名『阿彌陀佛』。」等。

無量壽具使眾生歸命之義,故六字對釋,無量壽具人法,以為人則人。

言「見無量壽佛」故;以為法則法,言「除苦惱法」故。

然添得「覺」一字人法並彰者,為明無量壽是法,彌陀妙果,無上涅槃常住法體耳。

三彰依正不二之目,下經所說安樂國依正三種莊嚴入一法句無量壽故。

《論注》云云。

四體相不二之稱,下經所說光壽無量悉攝在此中,當知「無量壽」三字為所說,

則一部說經悉攝歸一題,故標三字為題號。

 

問:今佛以光壽二德為其別德,依光壽本願故,依釋迦尊名義之說故,今何舉壽德標題目耶?

答:譯主標壽攝光德。何者?下經中以無量壽為今佛本名,以光明為異稱,

故曰「無量壽佛號無量光佛」等。法身以如理為壽,報身冥如智為壽,壽是如智體,

光明是智之相,故曰「光明是智惠之相」,今舉智體攝智相,體相相即故。

然舉體攝光者,無量壽是法身常住法體,因果、依正、主伴悉歸涅槃常住法體,

故曰「三種莊嚴入一法句,一法句者清淨句,清淨句謂真實智慧無為法身」等,

智慧無為法身壽命為體,三種莊嚴等一切歸壽命,有此義故,經家得意「無量壽」

為本名,故經題亦標「無量壽」,應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