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講到了因與果之間的關係。
了凡先生自我檢討,自己的缺失,這些的缺失是因,使他因此無子是果。
一切的是物都一樣,有其因必得其果,嚐果必須知因之所在。
地之穢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無魚;余好潔,宜無子者一;
和氣能育萬物,余善怒,宜無子者二;
愛為生生之本,忍為不育之根;余矜惜名節,常不能捨己救人,宜無子者三;
多言耗氣,宜無子者四;
喜飲鑠精,宜無子者五;
好徹夜長坐,而不知葆元毓神,宜無子者六。
其餘過惡尚多,不能悉數。
他自我檢討,認為自己有潔癖,容易動怒等等的不良行為,所以無子。
這穢土拿來種東西是好土,田是好田,把土弄得很乾淨沒有細菌等,
這塊土地沒辦法長出東西的,因為沒有任何的養分,無法供應植物生長。
魚在水裡游,有些許陽光可能不錯,但是太多的陽光,紫外線太強,魚還是無法生存。
魚生活的環境,喜歡有樹蔭,水面上有橫倒的樹或是水生植物,可以遮陽光。
魚也會自己把水攪混,讓我們看水是一片混濁,這樣的話,陽光就不容易直射入。
所以說地之穢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無魚,這是生物的常態。
了凡先生有潔癖,喜歡整潔、乾淨是好事,但是太過分的清潔也是一種毛病。
容不得一點髒的東西或事物,一點都不能忍受,明明已經洗好,還要再洗一遍,
這可能會造成人家的困擾,也會影響自己的作息,這是他認為無子的第一原因。
所謂和氣生財,和和氣氣大家都喜歡,能招來祥和之氣,故能說育萬物。
了凡先生家境清寒,他自我檢討說他很喜歡發脾氣,只要看不慣的,不順眼的,
他就要發脾氣,一點都無法忍耐,好的福也因為生氣被推走,這是他無子的第二因。
「愛」就是仁愛,就是能夠推己及人的心,道理容易懂,但是做不來,
因為他生性刻薄,就是他講的「忍」,這裡的忍就是刻薄,就是愛惜自己不願幫人。
他太在乎自己的名節,事事以自己的利益為出發點,不肯幫人,這是第三因。
上面三點是講他做人的心態,以下就講養生方面,生理方面,他反省也有三條。
他認為他喜歡說話,話多有時就會傷人,常言說,言多必失。
其實話太多不好,容易惹是非外,話講太多也是傷元氣,故又是無子的第四原因。
他認為他太貪杯,喜歡飲酒,但是飲酒過度容易傷身又傷神。
他說「鑠精」,精是精神,就是傷精神,對健康有很大的損傷,這是第五因。
他晚上喜歡不睡,我們說的夜貓族,越晚精神越好,喜歡長坐,或是聊天。
不知道要保養身體,就一直的糟塌他自己的身體,所以是他第六無子之因。
這裡舉《黃帝內經》素問說:
『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
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
夜臥早起,…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痎瘧,奉收者少,
冬至重病。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
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為飱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
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養生之道,再淡泊名利,之外要知道如何攝生,早一點睡對身體是好的。
內經上講的夜臥並不是到了十一二點才睡,點燈酉時叫早,戌時就是夜了。
下午五點到七點是酉時,七點到九點為戌時,九點就應該準備睡了。
晚上九點以後,正是肝臟等器官做修補工作的時候,應平躺讓肝臟充份的充血,
這樣的話,肝臟可以好好地做修補的工作,俗稱美容覺,是養生攝生應知的。
內經上講四季的養生之道,沒有叫我們吃這個補那個,就是睡覺。
所以內經又說:
『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
身體要好,不是靠醫生,要靠自己平時的保養,不好好養生,良醫也枉然。
所以說,聖人不治已發生的病,而是防範未然,注重預防,養生是正道。
所以袁先生想一想,自己的毛病還真多,真是作惡多端,舉不勝舉。
這為袁先生還真是一位誠實的人,肯自我反省,所謂的發露懺悔。
這樣一條一條的舉出來,不是在心裡想一想,敷衍一下,讓人家知道丟臉。
他肯說出來,還寫出來,讓子孫用來作借鏡,作為教育之材,難能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