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言守護者,主事曰守,防害曰護。

言外邪者,外言對內,淨門徒為內,聖道人為外。邪謂邪見,以對正見。

聖道學人善解自教不障破淨教,則名為正見。

若起偏執障破往生淨土行人,名為邪見。

言異見者,外人見解異於淨教故,名異見。外邪即是異見而已。

此舉聖道異學異見以攝淨土別解別行。

(二河白道,雖說世上無此河,但是每一個人的心都是這樣的。

貪愛如水,瞋恨如火,聖道門說火燒功德林,我們績功累德,好不容易有修成就。

但是一次的怒火,就完全沒了,燒掉了,其實是修行的定功,因為一生怒火,沒了。

為什麼說沒了,因為這一怒,擾亂了定力,定力沒了,智慧也沒了,要從頭來。

貪愛有如水,聖道門說,一個人這一生中有一次的男女性關係,他就無法出欲界。

這愛水使人沉淪,所以出家人、修行人很注重,把它當作蛇蠍,避之唯恐不及。

白道是佛願成就之道,人在貪愛瞋癡之水火中,只有些微之欲出離的心,是白道。)

忽然中路見有二河一是火河在南二是水河在北

忽然者本無今有之義也。

瞋火貪水在性本具,則是菩提圓妙法門。

但由融執做染礙物,似本無今有,故曰忽然。

言中路者,東西兩岸之中也。有曰:應厭欣中。

見有二河者,我祖所覽本無見一字,無者可也。何者,此唯總舉二河白道喻境,

未說人向西行見河道故也。(下正明人向西故。云見此大河。)

言火河者,取火焰流下於白道上,以名火河。

如唐華嚴七十九言,或見灰河。觀佛經說灰河地獄。

言在南者,約五行分,火南,水北,南風之暖,北風之冷,皆天然數。

琅瑘代醉三十九云:蝨陰物其足六,北方坎水之類也,行必北首。

足備陰數,首向陰方,皆天然耳。

二河各闊百步各深無底南北無邊

闊橫廣也。

言百步者,文明河闊及白道長俱同百步。

愚禿鈔云:百步者譬人壽百歲。

觀門傳通俱同此解。佛出世時,人壽百歲故,約佛世乃取百歲。

白道淨心,二分相續俱以百歲且為其限,故譬二河闊白道長百步。

楷作三解。

其初解云,闊百步者,喻一剎那百一生滅微細念數。以大數說故云百步,

     何必百數為定量也。二河染分心,白道淨分心,染淨雖殊同在一念,

     故云此道亦長百步。

有云一形百年為百步者,非也。此心既為九品通因,若約上盡百年行人說此譬者,

     上品七日不及半步,何況下輩十念一念皆無其中路(百步)二河白道耶。

此難非也,說此譬者,為令行人在平生時守護信心免外障難。

故下文云或行白道一分二分,東岸群賊等喚仁者迴來。故取大數一形百歲譬百步耳,

非為九品往生常人不值難者說此譬喻,何濫難謂上品七日不及半步,

下輩十念皆無百步河道耶,唯此一舉彼自倒矣。

有說,楷破當觀門義,則便還當難己祖矣。

按楷所破當觀門義其說不少,彼疏應非西山真撰,以言當難己祖充報者未也。

吾宗先輩選擇集說舉楷所破竟言,恐鑿說也。

當破祖釋者,何恐之有耶。

楷定記云:深無底者,貪瞋惑種在本識中,或徹性海難可測故,南北無邊者,

     無始來相續,十地菩薩但見其終不見其始,唯佛與佛見始終故,云南北無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