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第一佛,名曰遠照,彼有百八十億菩薩皆當往生。
其第五佛名曰龍勝,彼有十四億菩薩皆當往生。其第六佛名曰勝力,
彼有無數不可稱計諸菩薩眾皆不退轉,智慧勇猛,已曾供養無量諸佛,
於七日中即能攝取百千億劫大士所修堅固之法,斯等菩薩皆當往生。
其第十三佛,名曰無畏。彼有七百九十億,大菩薩眾,諸小菩薩,
及比丘等,不可稱計,皆當往生。
次正列亦二。一、別列十三,二、廣明無數。此初也。
諸譯同列十三佛國。於中唐、宋兩譯,不言第一第二等。
漢、吳兩本,並言他方異國,第一乃至第十三。
今經云:其第一佛等。此為約諸佛出世前後耶,將為約方所前後耶。
望西云:此義難知。《寶積經》中,雖云東北方寶藏佛,而於餘佛,未說方處,
其文猶闇。又出世前後,未得文證,豈輒定耶,若是欲舉數而云一二歟。(文)
有云:實是不審。準梵本脫略乎。蓋此十三,就于一方,顯度生連續故。
後言不但十四,乃至十方佛國,往生無數等歟。(貫思)此釋難思。
《要解》云:十四佛次第,出世佛者,宜言第一第二,皆現在佛,何言第一第二等?
答此由說次第,不分第一第二,說雜亂故。
例如光台現國中云:復有國土也。(文)此解穩當也。
已下佛號,及菩薩數,諸譯不同,吳本佛名存梵。餘譯皆漢語。今略示其綱槩。
第一、遠照(吳本樓和斯。漢本光遠妱。唐、宋難忍。)
第二、法藏(吳本羅鄰那阿竭。漢、魏、唐、宋並同)。
第三、無量音(吳本朱蹄彼會蔡。漢本儒無垢。唐譯無量聲。宋火光。)
第四、甘露味(吳本阿密蔡羅薩。漢本無極光明。唐本光明。宋云無量光。)
第五、龍勝(吳本樓波黎波蔡足蔡。漢本於世無上。唐云龍天。宋云世燈。)
第六、勝力(吳本那惟于蔡。漢云勇光。唐勝天。宋云龍樹。)
第七、師子(吳本維黎波羅潘蔡足蔡。漢云具足交絡。唐、宋今同。)
第八、離垢光(吳本和阿蔡。漢云雄惠土。唐云離塵。宋云無垢光。)
第九、德首(吳本尸群蔡。漢云多力無過者。唐云世天。宋云光明王。)
第十、妙德山(吳本那他蔡。漢云吉良。唐雲勝積。宋云吉祥峰。)
第十一、人王(吳本和羅那惟于蔡足蔡。漢云慧辨。唐今同宋云仁王。)
第十二、無上華(吳本佛霸圖那蔡。漢本今同。唐云勝華。宋云華幢。)
第十三、無畏(吳本阿呵閱祇波多蔡。漢云樂大妙言。唐云發起精進。宋云得無畏。)
於第十二佛中,具舉菩薩德云:彼有無數,不可稱計,諸菩薩,皆不退轉,
智慧勇猛,已曾供養,無量諸佛,於七日中,即能攝取,百千億劫,大士所修,
堅固之法。(文)
唐譯云:具大精進,發趣一乘,於七日中,能令眾生,離百千億那由他劫,
生死流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