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名就人立信
就人立信,有結無標。就行立信,有標無結。
文言巧略互顯而已,古來所解,有其三義。
一就四重破人立信。謂就破人難增長四種信,
(往生、清淨、上上、畢竟不起一念疑退之信。)今結之名就人立信。
二就果人實語立信。上言仰願一切行者,唯信佛語,決定依行已來,
專勸唯就滿足大悲人所說實語立信心,今結之名就人立信。
(已上二義見要鈔三,鎮西、西山亦取此義。)
三就行人自機立信。謂上既勸信機信法,今指行人就己下機,(捨己業執)
立決定仰信,名就人立信。
次下就行立信。是示信法之義。了音鈔云:謂就無有出離之緣人立信者,有憑而宜義也。
按吉水有言,若不舉信機釋信法者,諸願往生人,惑自起三毒十惡,妄輕自身,
顧己分,應疑本願而謂十聲一聲乃往生,非少緣之人,為令除此疑,乃信固惡穢也。
依是觀之,謂就行人自機立信名就人立信,亦有其由也。
(就人立信者,這裡所說的「人」,不是別人,就是以佛的話為信、為依據。
就我們凡夫人來講也是一樣,人與人的交往,講的話,做的事,有可信、不可信。
某人為人一向誠實,所說的話都能如期達成,品行端正,他的話就可信。
換句話,一個人平時就詭計多端,總是想盡辦法欺騙人,那就不可信了。
為什麼今家要這麼說,這是關係著淨土的教法,眾生的往生信心的安心。
佛教東傳,在善導大師之前,對淨土教有很多的解讀,各依其宗派做論述。
有的人引用其他的論述、依據,來判往生淨土,不是容易的事,有的稱別時意。
別時意,就是凡夫今生念佛,就是結個往生的緣,必須等待來生再修,才能往生。
或有依其他菩薩,或其他的法師的論述,來判往生之方法,及如何往生等。
善導大師因此告誡有心求往生者,應當依釋迦、阿彌陀佛、十方諸佛之教。
善導大師所說的這「就人立信」是就佛所說的淨土教,淨土三經教義建立信心。
而其他的人,還沒有成佛,縱然已經是菩薩之位,還在因地,所說的話,無佛印證,
他所說的話,不可信,所以在前面的疏文說:
『又深信者。仰願一切行者等,一心唯信佛語,不顧身命,決定依行。
佛遣舍者即舍,佛遣行者即行佛,遣去處即去,是名隨順佛教隨順佛意。
是名隨順佛願,是名真佛弟子。又一切行者但能依此經,深信行者,必不誤眾生也。
何以故。佛是滿足大悲人故,實語故。除佛已還,智行未滿,在其學地。
由有正習二障未除,果願未圓。此等凡聖,縱使測量諸佛教意,未能決了。
雖有平章,要須請佛證為定也。若稱佛意,即印可言如是如是。若不可佛者。
即言汝等所說是義不如是。不印者即同無記無利無益之語。
佛印可者即隨順佛之正教。若佛所有言說即是正教正義正行正解正業正智。
若多若少,眾不問菩薩人天等,定其是非也。若佛所說即是了教。
菩薩等說盡名不了教也。應知。』
很清楚地告知,為信佛語,菩薩的話,也要依佛所說,不可違背佛語。
我們看所有的佛經,眾弟子、菩薩等,有所言說,都先是成佛威神,最後佛說如是。
一部心經,玄奘法師所翻的是去頭去尾的版本,其他版本也是從如是我聞起,
到最後佛說如是如是,歡喜而去,如下: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及菩薩眾俱。
時佛世尊即入三昧,名廣大甚深。乃至,
即時,世尊從廣大甚深三摩地起,讚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言:
「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說。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行,應如是行。
如是行時,一切如來皆悉隨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