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布施要說有功德的話,就是這布施能成就,要有布施的人、物、被施者。
這三者缺一不可,物就不算,這布施功德要算的話,布施的人和被施者各半。
不應該有那種,我有錢、我有能力,我施於你,我應該高高在上,功勞是我的。
當知,如果沒有人接受你的布施,成就你的布施功德,你將無法成就布施之德。
你想布施,你做了一些吃的,想拿給需要吃的人,但是找了半天,沒人要吃。
沒人要吃,你這布施就沒有完成,不只沒完成,你也不能把那些吃的一擺不理它。
你還得花時間把那些食物處理掉,沒處理好還汙染環境,這下沒有功還有過。
這人生有如是演一場的戲,這一次你福報大,所以演有錢有勢的人。
既然是演戲,就認真的演,用心的演,真誠的演,但是不要執著,因為是戲。
布施,以修行的角度來講,是為了去慳貪,慳就是吝嗇,吝嗇的心,使自己放不開。
放不開就會處處難行,不只是平時,臨命終時更危險,尤其是自力行者。
所以要去慳貪,捨不得給,換成大方的給,不肯給,現在大方的給。
捨得、捨得,有捨才會有得,這給出去了,不只是錢財少了,這不忍也要去掉。
其實了凡先生悟到的是這捨字,不只是錢財,待人接物的大方向,開朗。
看人家幫你做事,做不好生氣,這個看不慣,那個人不喜歡,其實是自找麻煩。
這人生有八苦,怨憎會應該看開,就是討怨的人,越是討怨的人就是越會在一起。
看他和別人,還蠻好的,有說有笑,但是和我在一起,就是找麻煩,怨憎會。
不只是捨錢財叫捨,放下這些的不快,以樂觀的心情面對逆緣也是捨。
布施可分為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等三大類。
財布施大家比較容易懂,法布施是指以自己的智慧或技術等去幫助別人。
或是去教導別人,別人不會我會,我無私的去教人家,使人家懂。
或是教導人家,使他人有能力,或是啟發他人的智慧,能夠有智慧,為法布施。
無畏布施,就是幫助別人,讓其心安,沒有畏懼,安慰人家,使他人不害怕是。
無畏布施是好事,但是錯用也可能得反效果,一定要特別小心。
有一種事是屬於無畏布施,就是放生,眾生都有好生之德,一隻鳥或一隻魚被抓。
它們的生命很危險,想辦法解救它們,或是買下它們,把牠們放走,使自由,是放生。
但是現在有很多人,有些團體,舉辦放生的活動,有時定期的大量放生。
這利益是良好的,但是中間或結果會有很大的瑕疵,有必要做檢討,以免造成傷害。
很多人要放生,但是放生要有放生的生物,所以他們就先去定貨,要人先準備。
放生的是動物,野生的,如果沒有貨,那就要去捕捉,捕捉來再賣給你放生!?
你如果不買,他們就不用去捕捉,那些野生動物就不會被抓。
把他抓來,再來放生,這會不會不合理,你不用去放生,就不用去抓它。
抓它,折騰它們,有可能在抓的過程就受傷或死亡,那你這放生又有何意義。
又有人買一些外來種來放生,如果不適應的死了,這放生就失去意義。
如果活過來,很有可能破壞生態,後果更可怕,這時的放生會使生態破壞。
會使緣先生活在當地的物種受迫害,有可能滅種,這種放生,實際是害生。
有的還放毒蛇,原先沒有什的地方,來了蛇,還沒適應錢還是會咬人。
毒蛇咬人,被咬的何辜,你的善意放生,卻傷害到他人,這是放生的本意嗎?
你的無畏布施,受你布施的不一定能活,而馬上的,你造成其他人可恐懼。
這個無畏布施剛剛好相反,非但不是無畏布施,而更是製造恐懼的麻煩製造者。
所以這布施要用心,要用智慧,放生是應該做的,但是不是刻意去做的。
是當遇到了,有機緣時,就是順手去做,不用刻意,這樣也無罣礙。
這些的布施,最主要的是打開自己的心胸,解放自己,讓自己更自在。
雲谷禪師要了凡心生改,最主要的是心態的改,轉心境,把窒礙的心放開。
他的性情容易發脾氣,又容易急躁,這是一個人的大毛病,雲谷禪師要他轉。
把急躁的心,轉成平和的心,一件事來了,不順心,心別急,在看一下。
一件事本來人家幫你做錯貨事沒做好,是對方的錯,平心靜氣的講,他會改。
最起碼他自己知道理虧,你一生氣、一急,話就沒有好聽的,對方心裡會不高興。
這一吵、一鬧,可能你的事情沒解決,又找了一大堆的麻煩,不是辦法。
這態度溫和也是一種修行,伸手不打笑臉人,你心平氣和的講,對方再生氣也氣不來。
人生,一個知道要修行的人,就是要處處與人結善緣,所以要以和為貴。
其實人與人相處是最難的,因為私心,所以處處要防人,這私心也不一定是我方。
但是防人之心不可無,和氣,是可以減少這種防人是所產生的磨擦,讓人放心。
讓人放心,這也是無畏布施的一項,所以不一定要講,用身體力行也是可以布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