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經說一日一夜受持戒,此則一日夜持戒時限,不言命延一日一夜。
何釋之為命延時限。
答:沙彌具戒竝是終身戒,若其命延猶長,豈持之限日夜,
然其持之,限日夜者,由其命延限一日夜。所以釋之云命延日夜耳。
言小緣者,授與小乘戒法之師故名小緣。(求戒心是內因,授戒師是外緣。)
其小戒者,指經所說三種小戒,或可,其者指上所舉無善凡夫。
回願等者,取吾祖意以解今文,義有隱顯,若約顯說要門之義,
回向小戒願生,名為回願往生。經說此功德回向願生者是。
(讚云,諸善萬行咸,至心發願故,莫不為往生淨土方便善。)
佛願力者,指十九願。(讚云,至心回向欲生,方便十方眾生,開眾善之假門,
願現其人前焉。)即得生者生化土也。
若約隱彰弘願之義,回者回轉自力心也。(讚云,回定散諸機,各別自力三心是。)
願往生者,如來回向清淨願往生信心也。
佛願力者,指第十八。
即得生者,生報土也。流通廢定散勸持名信。
疏作信機釋,通勸九品機回轉自力己業執心,尋作信法釋勸齊歸佛願。
今加以佛願力即得生二句者,為開示此密意也矣。
問:經不說佛力得生,今論之者,依何文耶。
答:九品三輩唯是開合異。大經三輩一向專念今經密益亦同念佛。
故云以佛願力得生。
問:念佛密益其通九品,在當品論,有何由耶。
答:按經文,從中下品已去四品念佛往生,其義分明不可異論。(下三品可知,
中下具世善而不以之為往生因,臨終時聞知識說彌陀佛國樂事,
法藏四十八願,命終即生極樂,故知念佛往生。)
從上上品來至當品,每品但說以此功德回向願生,未見念佛。
故在當品釋出密意。示前四品亦同念佛。
今釋文旨,蓋如斯乎。
若論小聖。去亦無妨。但此觀經佛為凡說。不于聖也。
去者往也。儀禮註云:于猶為也。
按此暗釋二乘種不生之伏難。
(《往生論》偈說:
『大乘善根界,等無譏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
極樂世界眾生往生者必定入正定聚,必定成佛證大涅槃。
這是法藏菩薩以五劫的時間思惟,用兆載永劫的時間,積功累德成就的。
《往生論註》曇鸞大師於此註說:
『此四句名莊嚴大義門功德成就。門者通大義之門也。大義者大乘所以也。
乃至,佛本何故興此願,見有國土,雖有佛如來賢聖等眾,由國濁故,
分一說三。或以拓眉致請,或緣指語招譏。是故願言,使我國土,
皆大乘一味,平等一味。根敗種子,畢竟不生,女人殘缺,名字亦斷。
是故言。大乘善根界,等無譏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
乃至設問有聲聞二乘名等,答曰:
言聲聞者,是他方聲聞來生,仍本名故,稱為聲聞。如天帝釋生人中時,
性憍尸迦,後雖為天主,佛欲使人知其由來,與帝釋語時,猶稱憍尸迦。
其此類也,又此論但言二乘種不生,謂安樂國不生二乘種子,
亦何妨二乘來生耶。乃至,皆是以彼國聲聞眾多為奇,此有何義。
答曰,聲聞以實際為證,計不應更能生佛道根芽。
而佛以本願不可思議神力,攝令生彼,必當復以神力生其無上道心。
乃至,奇然五不思議中,佛法最不可思議。
佛能使聲聞復生無上道心,真不可思議。』)
影疏下云:彌陀正處唯修小行不得往生。言二乘種不生者是。
準之觀之,彼應難曰。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