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二、是由理深解微——就是說聖道的教法深玄,加之凡夫的智解能力微弱,

  所以極難活用此教。

這不只是道綽禪師一個人的主觀,尤其舉出一個證文,

即釋尊在《大集月藏經》亦指示:

末法很多的眾生修行,都沒有一個得道。

「教」是須要相應於時與機,然而時是末法,機是下凡,

要活用此聖道教法到底是不可能的。

道綽禪師的批判並不是對教法的理性批判,而是要對應時機去內察的實踐批判,

在這裡表現著謙虛的反省,依這謙虛的反省才能看出新的生命,這就是淨土門,

淨土門才是末法時代的人們得救之唯一教法,亦即是唯一的一條白道。

這不是依相對的理性價值之實現,而是提高到聖的絕對價值之聖教,

是從聖的絕對價值完全表現出來救度一切之教門,

此點是道綽禪師在大經絕對救度的本願中看出來的。

體認著第十八願是單依著執持如來的名號,直心領納著聖的絕對價值,

而這第十八願現實的試鍊是就觀經下品下生極惡的人,

臨終單稱念名號都能得救的實例看出來的。

總之,時至末法,一切聖道之法都隱入龍宮,

人們失卻聖道之法,將要絕望的人生——即末法五濁的極惡人;

對這惡時的人指示著真實之救,就是道綽禪師聖淨二門之判釋。

此二門教判,表現著很有趣的宗教之機微:

有了末法的意識,才認得著新生的契機,看出時與機的下劣,

就是看出人的不完全,看出人的不完全自然顯出佛的完全。

因此做我親鸞聖人「愚禿」的先達,可以推仰道綽禪師了。

前已說過道綽禪師判釋佛陀一代的教法分做聖道門與往生淨土門,

在於教亦必有各個實踐的行,

所以教分做聖道與淨土,在於行亦可分做諸善萬行與念佛。

此二行的差異,可用種種來比較,今先來說:

諸行——就是以凡夫自力來修成的。

念佛——就是他力,仰納著佛力的迴施。

在此自力與他力鮮明的對立著,關於這點,在《安樂集》亦論及的,

其要旨如下:

「見種種大乘經典的辨判,我們得救的行法有自力與他力,

 即是以自力證悟與他力得救之二途。

 以自力進修的就是放下迷的世界,為解脫發菩提心,

 持戒修定,得神通力,然後驅四天下,趨向佛國。

 同樣驅四天下,在他力卻有不同,以自力雖似驢馬不能昇天,

 如果扈從轉輪聖王,依其威神,自然昇空驅四天下,驅向淨土亦是一樣。

 在此土發菩提心,修萬善諸行,是屬自力。

 對此領納著他力迴向的念佛之人,命終受如來光明台來迎,自然完成往生。」

像這樣的要旨,我親鸞聖人才說:

萬善自力貶勤修 圓滿德號勸專稱

這是貶斥以自力計度修有漏萬善諸行於了生死是無價值的。

而圓滿著一切功德的名號是不須要自力的計度,以此身就能得救,

所以勸告著不要疑慮,一直念佛去才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