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要求功名富貴,要由仁義道德出發,修身心,所謂正心,這是開始。

誠意正心,這是修身的開始,就是先看好自己,自己的起心動念看好。

人都一樣,講的一套,作的又是一套,因為沒辦法看好自己。

明明聖人教我們修身,要由仁義道德起步,要先管好自己,由自己作起。

這仁者人也,這惻隱之心人皆有之,是仁的開始,沒有仁慈之心就不能算人。

孔子一生的中心思想是『仁』,孟子的中心思想為『義』。

義為宜也,從羊、我,羊字為美為善,所以美的我、善的我為義,為威儀。

仁、義、禮、智、信為五常,常為常規,做人的道理,合乎五常才是人。

《無量壽經》所講的五惡就是這五常,仁、義、禮、智、信這五常不守就是五惡。

佛說造這五惡的結果,會有五痛、五燒,自造惡,自焚身,是身自當之。

可是人在利益當頭,講的那一套,知道了又如何,還是會栽下去。

人在這三毒,貪欲、瞋恚及愚痴之中,因為三毒之苦造作五惡,是苦阿。

釋尊於《無量壽經》勸誡世人說:

『何不力為善,念道之自然。著於無上下,洞達無邊際。宜各勤精進,努力自求之。

   必得超絕去,往生安樂國。橫截五惡道,惡道自然閉。昇道無窮極,易往而無人。

   其國不逆違,自然之所牽。何不棄世事,勤行求道德。可得極長生,壽樂無有極!』

因為貪,這個也要,那個也可以,有一百,想要一萬,得了一萬要再加倍。

這個貪,就如前面講的,你的心就在鑄造著那餓鬼,一直的貪,這餓鬼的像越清楚。

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却無窮盡,正當的手段得不到,就用非法的,想盡辦法。

沒有權勢的,用偷,有力量的,用搶,有權有勢的,用權勢硬要。

其實不管是正當途徑來的財富,或是用搶用偷等不當手段得到的財富,

得到以後,將還是會經由相同的途徑離開我們。

《無量壽經》對我們的財富,將歸何處說:

『橫為非常,水火、盜賊、怨家、債主,焚漂劫奪,消散磨滅。

     憂毒忪忪,無有解時,結憤心中,不離憂惱,心堅意固,適無縱捨。

     或坐摧碎,身亡命終,棄捐之去,莫誰隨者。尊貴豪富,亦有斯患。

     憂懼萬端,勤苦若此。結眾寒熱,與痛共居。』

這橫禍非常,無常一現,每個人都一樣,兩手一攤,一切都不是我們的了。

水火、盜賊、怨家、債主等,當他要債的時間到,就是你的還會成為泡影,

或是變成他的,無論你如何的保護這些財富,還是一樣,該走就走。

古人說,「兒女是債,有討債,有還債。」

縱使妳保護妳的財產,用盡任何的方法,不怕水火盜賊等。

但是今生報盡,無常一現,這些財富還是要交給兒女,這個你的債主。

一切都是無常,世上沒有不死的人,縱然是貴為皇帝,還是得一死。

元帝國的元太祖成吉思汗就是一例,他征服了世界,建立了橫誇歐亞的大帝國。

有了有史以來最大的帝國,當然想要長生不老,找了全真教,問他長生之道。

全真教的丘道長,很清楚,人不可能不死,也騙不得,所以告訴他,沒有不死方。

淨土宗的祖師曇鸞和尚就有感於人生苦短,知道要修行,能修行,沒多久就命終了,

所以找道家求不死方,經茅山派的陶弘景授以不老仙經,在歸途,於洛陽遇菩提流支,

請問菩提流支,道家有不老仙方,不知佛家可有,經流支的開示,竝授以觀經,

將陶弘景所受之仙經焚燒,而深入淨土法門,註往生論註,歸入彌陀願海。

菩提流支告訴曇鸞和尚,縱使修得仙經,八萬大劫總會入空亡,不如往生極樂,

即得超絕去,橫截於五趣,可得極長生,才是真正的壽樂無有極。

縱使佔盡全世界的領土,把全世界的人都成為自己的奴僕,報盡還是再入三塗。

入了三塗後,要想再為人,是難上加難,若又能見佛聞法,更難。

能見佛聞法,又能信受佛語,而能奉行道德,此又更難,佛說難中之難無過此難。

功名富貴可以由仁義道德中求,但是還是沒有究竟,還是要再輪迴。

雖然是有利,但是也不長久,不能靠他,不可靠,而且會因此生依賴心。

佛說這些都是『不急之事』,生死才是事大,才是急務。

雖說富貴榮華人人都想要,但是應該之道,與我們輪迴的長流比,應有取捨。

今生的富貴榮華,有如刀口上的蜜,雖然甜但危險,有斷舌之險。

舔得的蜜只是一時的享受,有如今生的富貴,與累生的長流比是短暫的。

舌斷了事永遠的,有如以後的人生之苦,這是長久的,不可忽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