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聖逆謗齊回入 如眾水入海一味
【文科】信心利益中示第二,平等一味的一節。
【大意】凡夫聖人或犯五逆謗法咎過極重難救的惡人,
一齊迴心歸入本願名號之時,如眾川水流入大海,變成同一鹹味一樣,
嚐著同樣的法喜。
(西方極樂的的境界,能包容各個世界的眾生,不論該眾生的資質。
是凡夫,是聖流,是惡人,是善人,都能完全的包容,極樂世界不變。
眾生不用自己感到自己一身是惡,從無一善,會染污了極樂世界,不敢去。
也不要自認為自己一向為善,特別的自認清高,要把這些善迴向莊嚴極樂淨土。
為善乃是做人的本份,沒有什麼好誇的,今生讓你享福報,本來就該惜福並培福。
做一個人,惻隱之心人該有之,行善對一個人來說,應該是一個機會,應該把握。
為惡的人,更應知道,我這一生造惡,當是下無間地獄之果報。
得聞淨土法門,得因此而往生,應加珍惜,應自慶幸,更勇敢的承擔下去。
不用管自己是凡是聖,善或惡,就直接承皆佛之願力,往生極樂才是。)
【要義】宗教的救度是純一的、平等的境地,
將所有雜多的純一融化之,所有差別的融合之,這樣才是宗教究竟的妙趣。
凡聖逆謗齊迴入,如眾水入海一味即表示這妙趣。
親鸞聖人在《尊號真像銘文》註釋這二句說:
「凡聖逆謗齊迴入,就是小聖、凡夫、五逆、謗法、無戒、闡提皆迴心歸入真實信心海;
如眾水入大海,成為同一鹹味,故說如眾水入海一味。」
凡夫、聖者、五逆罪人、謗法愚惡者,總不論何種人,
如果迴心歸入如來本願之時,就像眾川水流入海中,
變成同一鹹味,像這樣皆得著平等一味之境地。
高德的法然上人亦與愚惡的耳四郎並肩同受著佛惠,
得救的世界是一個,宗教的世界是一個,
善人與惡人有差,智者與愚者有別,這是「義」的世界之常態,
而善惡智愚通通能收容的是「救」的世界之特別妙趣。
這救的世界是由本願他力來完成的。
《歎異鈔》說:
「彌陀之本願,不擇老少善惡之人。」
(誓救度一切眾生,佛願為十方眾生,所以一切善惡、賢愚都是救度之列。
我們處在被救度的一方,先不用管我目前如何,我能力又如何,都不用管。
阿彌陀佛為救度的就是我們,就是知道我們沒有能力出離,才發大願要救我們。
在佛的心中,我們所有眾生,沒有分別,好壞都是他要救度的對象。
我們不要認為自己程度差就感到自悲,不敢接受佛的救度,辜負佛的救度。
也不能自認自己會修行,懂得持戒等,就只有我是佛要救度的,你們沒份。
沒有那回事,佛的心中,對所有眾生是相同的,不應該取分別心,有恐妨礙往生。
我們能否往生,是佛願成就的,眾生方只要承受即可,不須要特別做作。
佛要救度我,我願意,就這樣,一切具足,其他的時間就是感佛恩。
再多的時間就是沐浴在佛恩裡,做一位純情的念佛人,這樣就滿足了。)
就是這樣的旨趣。
超越相對的善惡,而依絕對的本願,一切才能得救,入於平等一味之境地。
由是觀之,凡是有品次或階層之分的宗教皆是不夠理想,是不徹底的宗教。
體會到這平等一味之境地是依「同一念佛」而統攝的,是基於「同一信心」的,
而這信念之所以同一,因其根本是從「同一如來所迴施」的。
假若從凡夫各自的思想行為生出來的信心,由其人格的差異,當然會生出種種的差別。
關於這信念的問題,昔時親鸞聖人在吉水的草庵與其同侶曾討論過,
這叫做「信心一異的諍論」,
此諍論見於《歎異鈔》、《御傳鈔》、《淨土法門見聞鈔》,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