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三經往生文類》說:

「如來之往相迴向有真實行業,即現於諸佛稱名之願。」

如此以第十七願的名號為正定業之用意所在,當要深深去吟味才是。

假使但規定眾生的稱念為正定業之時,或有可能導致依賴著能稱的機功,

而陷於自力策勵的行善;

在當時法然上人的門下,還有迷於定散的自心,而昧於金剛的真心之人,

不知不覺又形成了自力稱念的因襲中。

於是我聖人為要表示師傳的他力本願之奧義,

才指定第十七願的「我名」為大行,而摑裂了自力稱念的我執。

不是凡夫依著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的機功而能決定往生,

凡夫稱念名號是所稱當體之名號的佛力而成就往生之功的。

真實大行是機相的稱念當體即結歸於名號!

如此圓融無礙之妙趣,正表示出真實大行之風格了。

其次真宗的大信是什麼呢?

這至心信樂願為因之一句表示最清楚了。

上已引用過在《尊號真像銘文》說:

「至心信樂願為因者,以彌陀如來迴向的信心,為阿耨菩提之因。」

這樣的註釋是宣明了「信心正因」的卓見,因此在信卷宣說:

「涅槃真因唯以信心」又說「一心則清淨報土之真因」。

這是我聖人「唯信獨達」的己證,

所以我們當要吟味這句來領會唯信獨達的根本要義才是。

至心信樂之願就是指第十八願: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唯除五逆,誹謗正法。」的誓願,

對這第十八願,聖人於信卷舉著五個名稱:

「一、念佛往生願。二、選擇本願。三、本願三心願。

 四、至心信樂願。五、往相信心願。」

(一、二——行做本位……屬傳承。三、四、五——信做本位……屬已證)

其中念佛往生願是承著善導大師的釋意,選擇本願就是從法然上人相承的。

從觀念主義的聖者教展開到稱念主義的凡夫道之善導及法然的第十八願觀,

是高調著「乃至十念」之他力稱念的,

而親鸞聖人相承了這是不待言,「本願名號正定業」之當體,確指著這一點;

聖人傳承了這稱念主義為依憑,而更開展到信念主義之處,

更加徹底地發揮是非常明白的。

依其信念主義的徹底,對第十八願更新設了本願三心願、至心信樂願、

往相信心願的三個名,這是聖人獨創的表現,

而這三願名,究竟是表現著「信」為中心的本願觀。

先說本願三心願,在本願的願文立誓至心、信樂、欲生我國的三心,

這是對其文面的廣讚。

最後的往相信心願是略讚,雖有三心,但不是有個別體,

其至心是體,信樂是相,欲生是義別,

將此三心綜合起來,即只是往相迴向的一信心。

而至心信樂願,是兼含廣讚與略讚之願名。

其實不論用何種願名來表示本願都無差失,然以廣略兼含的願名來代表最適合。

另有一種含義是對比第十九願: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

 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

(化身土卷名此願:一、修諸功德願。二、臨終現前願。三、現前導生願。

 四、來迎引接願。五、至心發願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