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藏菩薩因位時 在世自在王佛所
睹見諸佛淨土因 國土人天之善惡
建立無上殊勝願 超發希有大弘誓
五劫思惟之攝受 重誓名聲聞十方
【文科】這是依經段別讚中的彌陀章,彌陀章分做三科,此八句是第一科。
讚歎本願的名號,開示救度的根本,宣述聞名的宗教。
【大意】阿彌陀佛為救度我們,示現做因位的法藏菩薩,
在其師父世自在王佛所,詳細觀覽著諸佛建立淨土的因行,
及其淨土的莊嚴,住眾善惡勝劣的狀況;
在五劫之久,研究思惟其各式各樣的淨土中,選擇其優勝的特點,
發起了無上超世的誓願,志求救度一切眾生,
而且重發「但以名號使人獲信即能救度」的誓願。
【要義】從此入依經段,此依經段的組織即表現親鸞聖人的大經觀。
在教卷中說:
「夫顯真實教者,則大無量壽經是也。斯經大意者:
彌陀超發弘誓,廣開法藏,致哀凡小,選施功德之寶。
釋迦出興於世,光闡道教,欲拯羣萌,惠以真實之利。」
這是大經觀的綱要,聖人在大經上感受到彌陀招喚的「來」與釋迦發遣的「去」。
本偈依經段亦是一樣,前部份是讚歎彌陀如來的本懷與勸發。
當讚歎彌陀如來的救度靈能之時,須要先述法藏菩薩的發願與本願的名號,
來讚仰著卓絕救度的意志。
法藏菩薩是何等階位的菩薩呢?
要知道真宗教義的人,須要先了解這個問題。
有關法藏菩薩發願事蹟的經論很多,詮釋它的見解也不少,
現在僅以我親鸞聖人對法藏菩薩的看法來表示。
「法藏菩薩」,看其名就可明白是未證佛果的因位之修道者,
但此菩薩到底是未成佛的菩薩發願欲成佛道而向上修道的人格呢?
或是久遠劫來已成道的佛,為要令眾生知道佛的存在而顯現出來,
使人易知的相狀之佛格呢?
法藏菩薩絕對不是前者而是後者,非人格而是佛格的。
簡單說,是人格化的佛格。
不是非佛的人來做佛的形相,而是佛向人顯示佛的形相;
不是欲成佛的人之自利完成的過程,而是佛欲救人之利他救度的開展,
是久遠的佛格而做十劫的佛格來顯現的契機。
所以親鸞聖人在《大經讚》中說:
「南無不可思議光佛,在饒王佛所,從十方淨土,攝取本願選擇。」
本來應該以法藏菩薩因位之菩薩名來讚頌,
然在這裡卻以果位的佛號「南無不可思議光佛」來代替。
這理由是要特別注意的。
法藏菩薩不是普通向上的人格,這在《一念多念證文》中作了較微細的表示:
「從此一如寶海。顯現出來做法藏菩薩,依發無礙大誓之因,而成阿彌陀佛。」
又在《唯信鈔文意》說:
「從一如顯形,稱做方便法身,名其形相叫做法藏比丘,
顯發不可思議四十八種大誓願。」
這即是超越世間有為如幻的因果,因無形無色的一如寶界是超越經驗的存在,
對於有相的凡夫而言,無法將其當做信心的對象,
因此為做有相凡夫信心的對象,才垂名現形開展到因果的範疇。
就是欲救度我們的佛,為凡夫而示現方便,存覺上人說這是果後方便,
知道是果後的方便,法藏菩薩的地位是愈崇高、愈受人敬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