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那時,第一遍看《金剛經》的時候,我剛二十歲,當時還有一個體會:

 看來這念佛法門很巧妙呀!

 你念佛的時候就容易達到「無住生心」。

 所以,就我個人而言,也就是從《金剛經》才到了《阿彌陀經》,也就是到了淨土念佛法門。

 也就是從《金剛經》才體會到了淨土法門的道理。

 這個道理的體會是第一次的開蒙,是開蒙的第一課。

 那麼,經過這麼多年的學習,就深化得多了。

 下面我要談的就是深化後的一些體會、感想。這是第三個因緣。

 通過對許多大德的論著、遺教的學習,多少年後回顧起來,當年我思想上的這一轉還是正確的!

 當然,當年的體會、感想還畢竟很幼稚、很膚淺。

 其實,基本上說,一部佛法的道理也就是如此一回事!

 關於「無住生心」的重要性,我們可以從禪宗六祖慧能大師的因緣事蹟中看得很清楚!

 六祖是一個大字不識的勞動者,很孝順!

 自己用砍柴擔水掙錢來養活母親。

 他之所以信佛就是因為聽了半部的《金剛經》,也就是聽了「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一句話。

 當時,六祖給小旅店裏頭送柴來正欲出門,一個店客在念經,他就聽。

 當他聽到此人念到「無住生心」的時候,心中豁然。

 於是便問:「你這經是從哪來的?」

 客人告訴說是從五祖黃梅處聽來的,於是六祖便要去黃梅。

 從廣東(嶺南)去黃梅路還不是太遠。

 六祖就是聽了這一句「無住生心」便去了黃梅的。

 一個不識字的,也從來沒聽到過佛法的人,就聽了半部的《金剛經》。

 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這樣一個基礎水平。

 可是大家都知道他後來見到五祖時的對答的這宗公案,我也常提起這個公案,因為這則公案實在太有意思了。

 不老去提,咱們總是體會得不親切。

 我們看,六祖當時就是這麼個水平,既沒有多少年的修持,也還是一個字都不識的勞動者。

 等他見了五祖,五祖一看他就說:「你這葛獠,你也來學佛呀!」

 「葛獠」當時是罵南方少數民族的話,好比「南蠻子」之類的歧視的話。

 言外之義:你一個不開化的野蠻人,你也來學佛呀!

 黃梅五祖弘忍是禪宗祖師,所以說起話來都帶有禪機機鋒在內的。

 六祖當時就回答了:「人即有南北,佛性即無南北。」

 人是可分南北的,但佛性即不分呀!

 人人都有佛性,這個佛性難道還分南北嗎?

 你看看這是什麼水平!

 這麼一問一答,六祖便顯出了真水平。

 五祖就說了:「這個根基還是很利的,你到操場上去勞動吧」。

 六祖後來又回答過一句話,這話就更利害了:「阿那自家日生智慧。為甚再做何物?」

 他自稱自己是「阿那」,阿那每天都生出智慧來,除了我每天生智慧外,我不知道你還要讓我幹什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