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中阿難所指的心為妄心,而我們要的是清淨本心。

要知道這能推的是妄心,是前塵妄想的妄心,佛說這叫做認賊做子。

我們要認識的是離開妄想的清淨本心。

那個可以成佛作祖的真如本心。

無為,『為』造作的意思,無因緣造作,稱為『無為』。

又無生、住、異、滅四相的造作稱為『無為』,也是真理的異稱。

善導大師說:『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

探玄記四曰:『緣所起法名曰有為,無性真理名曰無為。』 

 

十法界、宇宙萬法,無量無邊的現象。

有生有滅,有來有去,都稱為有為法。

天親菩薩將一切現象歸納成一百種法,稱為百法,又分成五大類。

一。心法,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等八識。

二。心所法,心所做法,又稱為心理作用,共有五十一法,為精神面的。

三。色法,物質方面的,有十一類。

四。心不相應法,不是心法,不是心所法也不是色法。

  是從心、心所、色法裡所產生的,但是與心、心所及色法不相應,但是確有連帶關係。

  不是真實的,非事實的,以現代人的思想可稱為「抽象」。

以上四種法屬於有為法,是有生滅的。

五。無為法,離因緣造作之法,有三無為、六無為。

  以六無為講,除了第六種真如無為是屬真實的,其餘五種都屬於相似無為。

所以說十法界的依正莊嚴,全都屬於有為法,除了一真法界是無為法。

簡單的區分是,凡是有起心動念,有分別執著的都屬於有為法。

不起心,不動念者,屬於無為法。

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又如電,應作如是觀。

一切的有為法,都是虛幻不是實際的,這都應離。

 

解無為法,無為 就是自性,我們不清楚時,無為是被障礙住。

當覺悟時,無為和有為確互相不妨礙的,而世間法和出世間法又是不二的。

什麼是障礙,分別執著是障礙,離一切分別執著就自在,就是無障礙。

真的做到離分別執著,不起心動念,就是教下所稱的『一真法界』。

 

三無為:小乘立三無為。

 一擇滅無為,擇者簡擇,簡擇事物道理的智慧力。

  依智慧簡擇力斷煩惱所顯之一種滅諦,謂之擇滅。

  之所以稱為滅,因為滅煩惱而顯之實體,且其體中有為諸相寂滅也

 二非擇滅無為,非依智慧之簡擇力,於缺生法因緣處自顯之一種滅體,謂之非擇滅

  稱之為滅者,因為因緣滅處所顯之實體,且其體中有為諸相寂滅也

 三虛空無為,前二種無為以外,有一種之無為法,以無礙為性

  無論向何法,無礙,亦無被礙

  其相恰如世間所云之虛空,故名為虛空無為

 

六無為:大乘立六無為,斷我法二執處所顯之一種真理。

 一虛空無為,此法性離本來諸障礙之位所顯者名之

 二擇滅無為,依此法性智慧力斷煩惱之位所顯者名之

 三非擇滅無為,不由此法性之擇力而為本來清淨或緣缺之位所顯者名之

 四不動無為,此法性生於第四禪天離苦樂麤動之位所顯者名之

 五想受滅無為,此法性入於聖者非想地所攝之滅盡定

 六真如無為,由此法性有真實如常之相而名

前五無為,就一法性所顯之位之差別,而假立為五種之名者也

前五者為詮法性之相之假名,後一者為詮法性之體之假名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