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經明普賢菩薩,入一切諸佛毗盧遮那藏身三昧。】   

    經裏面說:普賢菩薩入一切諸佛毗盧遮那藏身三昧。 

    這個三昧叫「毗盧遮那藏身」三昧,這裏的藏身就是《大乘起信論》的如來藏,毗盧遮那藏身就是如來藏。   

    【此三昧者,依於法界,稱性遍周,一切剎塵,普身示現,教諸眾生不捨塵勞,繁興大用。】   

    這個三昧依於法界為體,稱法性,遍周一切,遍滿一切,遍圓一切。 

    「一切剎塵」,大為一佛剎土,小為一粒微塵,都「普身示現」。 

    佛的身體都示現在裏面,教導眾生。 

    不捨塵勞,而能興起大用。 

    此三昧是什麼三昧呢? 

    在一切佛土、一切微塵中,都可以現身,都可以教導眾生,可知:這不是沈空滯寂了,而是「繁興大用」。   

    【隨說世界成就品,說華藏世界品,以示淨穢諸剎,一切唯心。 

    唯能深入普賢願海者,一切處無非佛土,一切時無非佛事。 

    此三昧品貫徹全經,尋文自見。】   

    世界成就品裏說華藏世界是怎麼樣的世界呢? 

    這個世界有香水海,有多少重世界,這個裏頭有清淨剎土,也有濁穢的剎土。 

    咱們這個世界就是穢土。 

    丘陵、坑坎、有鬼畜和地獄,是一個不乾淨的國土,是穢土。 

    極樂世界清淨莊嚴,不但沒有三惡道,連三惡道的名字都沒有。 

    一切都是微妙殊勝,是淨佛土。 

    華藏世界之中,有許多是淨佛土,也有許多是穢佛土。   

    因為眾生種種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為什麼眾生生到淨佛土呢? 

    因為他心淨,為什麼我們在穢國土呢? 

    因為我們的心還不淨。 

    但是我們希望很快就要到淨國土去,趕緊要從不淨變成淨。 

    一切都是唯心。                    

    「唯能深入普賢願海者」,普賢十大願王,深入到普賢十大願王,就可以知道一切處無非佛土。 

    佛學院的學生想去五台,參拜文殊。 

    其實那裡不是五台? 

    這,就是五台。 

    那兒不是文殊?你自己,就是文殊。   

    所以縱橫自在,大安樂。 

    「一切時無非佛事」。 

    所見一切皆法身,一切事究竟堅固,連顛倒執著都是佛的法身。 

    還有什麼不是佛的法身,哪一處不是佛事。 

    所以,「舉足下足無非道場」,你行走的地方都是道場。   

    所以全在當人,全在你自己。 

    你是什麼見,你就是什麼境界,你就有什麼行動,也就是你的下場。 

    沒有任何人來管你,都是自主的。 

    地獄是自己走去的,不是任何人拉去的。 

    抱火柱,誰叫你抱的? 

    是自己抱的。 

    看成一個美女,趕緊過去,就抱。 

    啊!燒死了。 

    燒死了風一吹就活,可是這教訓完全就忘了,再看還是美女,還要抱,又燒死了。 

    所以,眾生就是很頑固,千生萬死,不能覺悟。 

    不是佛責罰人讓他入地獄。 

    《地藏經》裏,佛拜託地藏,眾生有一毛一塵的善根,就別讓他入地獄。 

    所以我念《地藏經》看到釋迦牟尼佛跟地藏菩薩給我們托情時,老流眼淚。   

    此三昧品貫徹全經,可以稱性遍周一切塵剎,度化眾生,其中有淨土、有穢土。 

    能深入此願海者,一切處無非佛土,一切事無非佛事。 

    至於華嚴最後一品:入法界品(善財五十三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