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法門經典之中,以《無量壽經》最為殊勝第一。
由於這本《無量壽經》,所以下面我們把重點從《金剛經》轉到這一部經上來。
今天我們只談這部經的殊勝與重要性,以使大家都來重視此經。
第一點,說這一部經本的殊勝,就在於這一本《無量壽經》中,說明瞭淨土這個教是以什麼因緣而引起的。
在法會上,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放大光明「威光赫奕」,就像金子一樣透過佛無礙之身,從裏到外通體現大光明,數千百變,變化不拘。
阿難尊者作為佛的侍者就想了:
「今日世尊,色身諸根,悅豫清淨,光顏巍巍,寶剎莊嚴,從昔以來,所未曾見,喜得瞻仰,生希有心。」
我跟佛這麼多年,從來沒見過這個情況,這麼殊勝、這麼清淨、這麼光明。
我今天能夠這麼瞻仰,真是讓人生出稀有之心。
於是:即從座起,偏袒右肩,長跪合掌,而白佛曰:
世尊今日入大寂定,住奇特法,住諸佛所住導師之行,最勝之道。
去來現在佛佛相念,為念過去未來諸佛耶,為念現在他方諸佛耶。
何故威神顯耀,光瑞殊妙乃爾,願為宣說。
阿難對佛說:您一定是入了大寂定,入了奇特之法,一定是住了諸佛所住的導師之行。
今天不同往常,是最勝之道。
過去、未來都是佛與佛彼此相念,世尊您現在是念現在佛呢,還是念他方佛呢?
若不然的話,為什麼能有這樣的光明、這麼的殊勝!
請佛告訴我。
阿難是了不起的聰明,他已經知道佛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殊勝、這麼光明、這麼功德莊嚴,一定是有念佛。
這是阿難的智慧之處。
那麼,到底念的是什麼佛?
他方佛?
過去佛?
現在念的又是哪一尊?
不是念佛的話,怎麼會有這麼殊勝的境界呢!
因為這個問問題的人是很有水平的,所以佛聽了之後就讚歎阿難:
「善哉善哉,當為哀愍利樂諸眾生故,能問如是微妙之義,汝今斯問,勝於供養一天下阿羅漢、辟支佛,布施累劫,諸天人民,蜎飛蠕動之類,功德百千萬倍。」
你看阿難這個問題一提出來,這個功德比供養多少羅漢、累劫布施無量人民,要強百千萬倍!
因為這個問題問的好,佛回答了,大家都知道方法了,而得到度脫。
於是佛就說出如來之所以出興於世到底是為了什麼。
就是要惠予眾生真實之利!
佛為什麼要降王宮、出家、示現成佛?
就是要給眾生以真實的利益!
所以這部經、這個法門就是如來的本願——要給眾生真實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