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無辛勞地獲得功德,至上之途,是信彌陀而成佛。」

在一般人的思維,「無功不受祿」,這是正常的思維,避免人產生了貪及不當得利。

所以在聖道門,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必須努力的修行,才有可能有所長進。

但是很努力的修行,不見得會有獲益,可能是外力的阻力太大,也可能半途而廢。

可以說,有時候好幾分耕耘,而是一無所獲,或是中途的誘惑和魔難太大,無法阻擋。

當然很多時候,是因為不知道自己,修了和自己不相應的法,或是說走錯了方向。

聖道門修持,講六度萬行,不管是由布施,由持戒,由禪定並堅持精進,都有可能出錯。

當知道,六度之修行,以般若為前導,因為前五度如盲,般若為眼,唯般若能到彼岸。

比如說,修布施度,拿著大把的物資人力,看誰有需求就滿足他,這個布施是對的嗎?

這種布施會有問題,因為你將會養成某些人,因此就依賴救濟,而不求上進,不工作。

要用智慧,要以智慧為前導,不然的話,你不是在行布施,而是在造業,害他人成長。

這是一般的概念,辛勞的修行,而且要無時無刻的用智慧去監督你的修行,不能放鬆。

這是難行之修行道路,如果有方便的法,容易修行的途經,有智慧者都應當要知道。

有人講了一個比喻,乞丐沒有鍋子沒有爐子,更沒有麵粉,但是他還是可以吃到饅頭。

乞丐沒有錢也沒有神通,他也沒有能力去搶,但是有人布施給他,所以他還是有得吃。

一個小乞丐,從小就顛沛流離,沒有一天能得到溫飽,衣不蔽體,沒有一片瓦可以遮蔽。

有一天遇上了國王,國王見到他,就喜歡他,把它收留在身邊,以養子的身分留下。

國王沒有兒子,他又在宮中長大,受到良好的教育,也早就參與國事,很有能力。

雖然他出身為乞丐,但是受到國王的收容,成為了王子,所以在國王謝事後繼承王位。

一個人,不管你是平民,或是富有人家的子民,你就是再努力,不是選舉方式,

你是沒有任何資格成為王位的繼承人,這不是你不努力,而是你沒有資格有繼承權。

但是這位乞丐出身的王子,雖然出身低賤,但是得到國王的收養,成為王子承續王位。

沒有鍋爐和麵粉,就如同沒有經由辛勞的修行,顛沛流離,無一天溫飽,也是相同。

乞丐兒能得預國事,並非是他努力所能夠有的,是因為得到國王的許可,沒有其他的。

同樣的,佛子信佛的願力,生厭離此土,欣往生淨土的心,即蒙佛攝取不捨,成就往生。

這不是佛子的努力修行所成就,就是在於信佛願力,與佛願力相應,即成就往生。

就像那隻螟蛉子,它不做任何的動作,聽信咬它來養的螟蛉,說它會長得像螟蛉。

不做任何的懷疑,當蟲身一變,它就從蜾贏變成了螟蛉,這是信,信佛願也如是。

不是行者能力強,不是行者辛勞的修行,全是依仗佛的願力,此無上的大功德願力。

依自力努力修行,可能的話,三大阿僧祇劫,功德圓滿,或可成就佛道,辛苦至極。

阿彌陀佛度眾生的願已成就,眾生只要依仗佛願,全信佛願,即得成就往生成就佛道。

這是龍樹菩薩所說的,信樂易行水道樂,他力法門的殊勝處,非是自己,全是佛願力。

如此的易行道,難得預逢,而今已經得聞,豈可放棄,這是大智慧,是佛所賜之大智慧。

但願得幸能聞者,放下自力難行之修行,全依仗佛願力之他力行,而得出離三塗苦。

這是我們多生多劫所想成就的,完成後生一大事,仗佛願力,即得成就,應信知!

人の辛労もせで徳をとる上品は、

弥陀をたのみて仏に成るにすぎたることなしと仰せられ候ふと[云々]。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念佛成佛是真宗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