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念佛行者,信佛本願,在念佛中生活工作,對佛的願力,本就深信不疑,不需多說。
但是在芸芸眾生中,念佛行者是稀有難得的,佛說人中分陀利華,和尚說人中上上人。
當然對念佛行者,信心決定往生已成就,對於淨土法門,佛的願力,是無疑無慮的。
所以本文對念佛行者,往生決定者,根本就是多此一舉,無須浪費時間,要做此介紹。
可是,應知,淨土法門是極圓極頓的法,先師說為寶塔尖,不會有大批人馬一次上此尖。
既然是寶塔尖,不可能、不會有大批的人得成就,那麼這個工作就有必要性,不能不做。
釋尊演說華嚴,示佛不可思議境界,諸大阿羅漢如聾如盲,境界太高非九界眾生所能知。
演說法華,開佛知見,而五千比丘等離席,釋尊說退亦佳矣,驚入火宅,示以三車引誘。
羊車力小只能自度,鹿車力微勘能度人,牛車力大可供度生,引導眾生依其喜好而出離。
但是依佛本願,志在眾生唯一成佛,故說示以大白牛車,力大速急,可度脫大眾。
諸佛家解說,《華嚴經》及《法華經》是為淨土一法之前導,示佛不可思議境界及知見。
何以說,在說《無量壽經》前釋尊示現身相光明,從未曾有,回阿念尊者話說:
如來以無盡大悲,衿哀三界,所以出興於世,光闡道教,欲拯濟群萌,惠以真實之利。
從未曾有之身相,乃是佛境界,阿彌陀佛的境界,也就是華嚴不可思議境界。
而所說真實之利,就是法華驚入火宅,誘引眾生出離後,所惠以的大白牛車,一佛乘。
往生即成佛,即當下可以承佛願力,到十方世界,示現成佛,或是依願度脫眾生而無礙。
這是非等閒之大事,不管是已成就往生的念佛行者,或是有志於出離的眾生,
都應當重視的大事,也是一定要致力的知見,所以必須致力於此法寶,研究深入。
本文將把現存的五譯本,以魏譯本為主,將四十八願一條一條的列出來,
再將其他的譯本,依其和魏譯本相同或類似,條列於其下,各列其為該經的第幾願。
條例的一本順序為,魏譯本,漢譯本,吳譯本,唐譯本和宋譯本,相符則列沒有空白。
再之後,把該願的成就文,也依上例,一一條列於後,如果可能再加上《悲華經》經文。
我們依據《佛說阿彌陀經》讚歎阿彌陀佛功德利益,並非僅釋尊如是說,六方諸佛同讚。
這在玄奘法師所譯的同本經,描述著十方諸佛同讚,因為譯者的選擇,是簡潔或詳實。
鳩摩羅什譯師的譯本一向是簡潔,他說:因為秦人好簡。羅什譯師所在是後秦姚興時。
要知道,《佛說阿彌陀經》是一部佛無問自說的經典,以通常的佛經,都會由弟子提問,
為什麼會無問自說,祖師的解釋是,是尊說法因緣將了,想把出世因緣作一交代,
但是這是佛智,非九界眾生所能了解,故必須不問自說,對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講。
淨土一法是諸佛出世的本懷,也是諸佛出世一定得弘傳的法,是唯一一法。
說是唯一一法,正是因為佛法稱為不二法門,講那麼多的法,只是方便說法,唯一淨土。
親鸞聖人讚說「善導獨明佛正意」,乃因為智慧高超故能獨明,故說「唯說彌陀本願法」。
唯說的是淨土一法,正意佛的本願,也就是佛所法的四十八大願,更重要的第十八願。
已經成就了信心者,可以當影響眾,引導為成就信心者,都能依願而入佛知見而蒙利益。
這是要把四十八願全盤列出的真意,能讓見聞者都蒙其利益,而都成就信心即得往生。
如《觀經四帖疏》中,善導和尚所作的比喻,二河白道,說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
就這樣的一心一向,全憑佛的願力,不疑不慮,則行者當下即成就信心,成就往生。
和尚說:一心直進念道而行。須臾即到西岸,永離諸難。善友相見,慶樂無已。
目標阿彌陀佛已經幫我們設好,易行乘舟,今生或許有苦難,須臾即逝,慶樂無已。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