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如上說問法敬說:「你知道『只撒種子』是什麼意思嗎?」
法敬坊回答:「知道,這是說播種之後就不管了。」
蓮如上人說:「沒錯,播種完之後就不管了,這是不好的。
聞法也是這樣,心想聞法就好了,不想被糾正。
你要是不把心中的領解說出來,就無法被修正。
撒下信心的種子後就不管,無法獲信。」
『只撒種子』這一件事情,對於農夫來講,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沒有一位農夫會這樣做。
農夫種田,他的目的不是要來消遣或是休閒也不是無聊玩玩,他是有目的的,為了收成。
為了收成這個果,在撒種子後,他必須要注意種子的成長,要給適當的水,讓種子發芽。
這中間還要防鳥來吃種子,所以要深深的埋在土裡,發芽後要防小動物來吃嫩芽。
隨時注意種子的發育,讓他成長茁壯,這中間要隨時澆水,還得按時施肥使壯大。
到了開花結果,又要防蟲,又要怕風災雨災等的災害,果實將成熟,保護好沒有蟲害等。
農夫是沒有休息日的,只要農作物還在田裡,他是每天都要照護著作物的,不能閒著。
我們的心也是一樣,聞了法就有如撒了種子,就因為撒了種子,所以要用心去照護種子。
沒有用心去照護種子,農夫是得不到收穫的,相同的聞法後不用心領解,請教修正等,
沒有經過用心去體解,請教善知識校正,成就的心,會和佛所賜的信心不同,危險的。
我們舉才市同行的事蹟,一位信心行者,是這樣的看自己,看法的救度:
才市同行是一位無我法悅的信心行者,在他的心中,他的形象,有如他請人為他畫的像,
他央請畫師,為他畫了幅像,畫他頭上長兩個角的惡鬼才市,披肩衣合十禮拜的模樣。
他請安樂寺的謙敬師為他題讚,他請謙敬師所題的讚是這樣寫的:
有角者機,合掌者法,法能攝機,柔軟三業,業車因滅,甘露心愜,未到終焉,
華台迎接。
在才市同行的心目中,雖然他很專注於佛的救度,也領納了佛所賜的信心,在自己,
他是一個邪惡無法用自力控制的惡鬼,時時都會顯露出那猙獰的面目,那麼的惡的我。
其實才市同行是一位真實的念佛人,畫上的他是他認知的自己,沒有假面具的自己。
我們每個人也像他所畫的像一樣,只是在人前人後,總是帶著各種不同的面具。
總是不敢用真面目面對一切,連自己聞法的心得都想要隱瞞,想要表現比其他人好。
這是很危險的事,這種的心態,會把我們和佛隔開,無法領納佛所賜的信心,不是好事。
可以適當的放下,與後生一大事相比,面子還是可以都丟一邊,畢竟信心的獲得,
今生沒有完成,來生還是要再嘗試,是絕對重要的,但是來生能否與聞佛法是未知的。
才市同行雖說畫的是他自己,但是仔細一想,畫的是看畫的人,是我們那個偽裝的我們。
人家才市同行是個信心行者,早蒙阿彌陀佛的攝受,已經是極樂世界的眾生。
為了救度我們,自己自貶身分,但是也一直不忘感佛恩,所以說「法能攝機,柔軟三業。」
業車,這業力如車,拉著我們不由自主地前進,已經因佛的攝受,業因已滅,
佛的光明攝取不捨,有如甘露灌頂,雖然業緣未盡,已經是往生已成就,何其幸運。
才市同行要告訴我們,放下,那面子是虛假的,用那柔軟的心,有疑問就要問。
後生一大事才是重點,來了這一世,可以聽聞到佛法,更珍貴的是這一真的淨土法門。
要善待自己,要把握住,佛的救度就在當下,不可以輕忽,人命在呼吸之間,應珍惜。
若是錯過了今生,要等到何時,要珍惜愛護自己,善愛惜自己,為後生一大事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