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自信教人信」多麼重要,自己如果無法領納佛所賜的信心,是無法體解何為信心。

所以善導和尚要這樣的教導,先自己入信,雖說和尚勉勵我們,這是「難中轉更難」。

能入信已經是難事了,但是,應知難而能為是可貴的,要能難而能為再助人更可貴。

莊松同行是一位淨土真宗非常難得的入信行者,在教人信這方面,有很好的成就。

在日本的真宗信徒,都普遍的認知,莊松同行是法然上人的再來,法然上人林入滅時,

曾經告訴門生,他上次來此世界名舍利弗,再來時想出生為一個不識字但有辯才者。

莊松同行斗大的漢字不識幾個,但是目光犀利,於開導後進,有獨到的方式及機鋒。

難行能行,能夠自信,領納佛的本願,又能夠有如此的辯才,開導後進入信而得成就。

多引用莊松同行的言行,可以增加信心,進而能夠信入佛的本願,下一段是:

高松市有一位名叫泉屋又平的商人,因為對後生一大事產生懷疑,特別邀請莊松過去。

見到了莊松同行,就很客氣的問說:「一路辛苦了,多謝你慷慨光臨。」

莊松回說:「我一點也不慷慨,你叫我來我就來,如此而已。你找我有什麼事?」

主人回說:「我對安心產生疑惑,所以勞你來教誨一番。」

莊松說:「有穿袈裟的和尚為你說法,你還不滿意嗎?」

又平回說:「不!我不敢說不滿意,只是聽你是位無我信仰的同行,想請你賜我一句話。」

莊松告訴他:「健康有毛病的人才會挑食。」

又平再問:「那麼,任何人的說教都一樣嗎?」

莊松答:「不,甚麼東西都吃,也是病態。」

人總是想要找個有名的,聽聽他說的,沾沾他的光,不要說是要炫耀,心裡也踏實。

佛發願要救度眾生,這是釋尊金口所宣說,釋尊為眾生的利益故,宣說彌陀的本願。

就是有人聽不進去,不然的話那有那麼多的宗派,而且是走到無路了,歸入淨土了,

還是不認淨土,還是要用他自己宗派的話來解讀佛願,這就是莊松同行所說的「挑食」。

佛是「真語者,實語者。」釋尊金口所宣,阿彌陀佛發願度脫眾生,眾生應發願往生。

這樣的真實語言,還要挑,所以莊松同行才會說「健康有毛病」,就是疑,這是大罪。

《無量壽經》佛告當來下生的彌勒菩薩的話,也就是彌勒菩薩還是要傳此法,說言:

若有眾生,以疑惑心,修諸功德,願生彼國。不了佛智、不思議智、…,於此諸智,

疑惑不信;然猶信罪福,修習善本,願生其國。此諸眾生,生彼宮殿,壽五百歲;

常不見佛,不聞經法,不見菩薩、聲聞聖眾。是故於彼國土,謂之胎生。

這種病態一直存在,還真難以處理,畢竟這是個人問題,只能夠講講,看有福的人吧!

佛來說法,你都要挑三揀四了,一位獲信的行者,你怎麼就會看上眼,講的話你真的聽。

不是叫那些獲信者來給你說法,而是你自己要能夠不疑,要能夠不疑佛智,這樣才有救。

假若此疑心不除,縱使念佛至一心不亂,仍然是疑佛之罪未除,仍是邊地疑城之徒。

莊松同行講的話好似無情,但是卻是真情,眾生這攀緣心、疑心太強了,無奈話。

佛講法你疑,穿袈裟的來講你也認為不過,那我又有何能耐,問題在於你的「疑」!

信!要「自信教人信」,打了一輩子的戰,戰勝了自己的疑,轉過頭來要教人,

看見他人也和自己過往一樣,這一戰又更難了,所以說「難中轉更難」,自己勉勵。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念佛成佛是真宗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