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又(小經義疏)云:正念中,凡人臨終,識神無主,善惡業種,

無不發現;或起惡念,或起邪見,或生繫戀,或發猖狂,

惡相非一,皆名顛倒。因前誦佛,罪滅障除,淨業內薰,

慈光外攝,脫苦得樂,一剎那間。下文勸生,其利在此。

(已上)

次言又云正念等者,上所言之小子段中第三段也。

言正念者,是則指《經》是人終時心不顛倒等之句也。

言下文者,是指結顯勸意之文,即是我見是利以下意也。

慈雲法師(天竺寺遵式)(元照《觀經義疏》卷上)云:唯安養淨業,

捷真可修,若有四眾,欲復速破無明,永滅五逆十惡,

重輕等罪,當修此法。欲得大小戒體,還復清淨,得念佛三昧,

成就菩薩諸波羅蜜,當學此法。欲得臨終,離諸怖畏,

身心安快,眾聖現前,授手接引,初離塵勞,便至不退,

不歷長劫,即得無生,當學此法等。古賢法語,能無從乎!

已上五門略標綱要,自餘不盡,委在釋文。按《開元藏錄》,

此經凡有兩譯,前本已亡,今本乃畺良耶舍譯。

《僧傳》云:畺良耶舍,此云時稱。宋元嘉初,

建(達)于京邑,文帝時。

次言慈雲法師云者,元照《觀經義疏》引之,彼《義疏》上:

上所引之指濫傳文,所云即是往生因種,次下釋也。所引慈雲法師釋者,

《大彌陀懺》序文也。(已上)

五門者,前云二辨古今廢立之中又有五是,五者,所謂一明福觀,

二辨定散,三示地位,四解魔說,五指濫傳,所言五門篇目如斯。

委在釋文者,指入文別釋。抑時稱下有所除詞一十三字, 謂其言云:

西域人性剛直,寡耆欲,善通三藏。(已上)

又云:建於京邑。本文建字為達,有異本歟。愚按達字其言有便。

言文帝者,宋第三帝元嘉主也,於彼時稱深加歎異,崇重無雙。

慈雲(遵式也)讚(元照《觀經義疏》卷上)云:

了義中了義,圓頓中圓頓。(已上)

大智(元照律師也)唱云:圓頓一乘,純一無雜。(已上)

次慈雲、大智兩師解釋,共是一言,各以易見。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念佛成佛是真宗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