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又云:門門不同八萬四,為滅無明果業因,利劍即是彌陀號,

一聲稱念罪皆除。微塵故業隨智滅,不覺(教音)轉入真如門,

得免娑婆長劫難,特蒙知識釋迦恩,種種思量巧方便,

選得彌陀弘誓門。(已上抄要)

次言又云門門以下十句文者,《般舟讚》釋。四句、二句、四句別文。

言門門者諸教門也。八萬四者,依《大集》意,

一一眾生有八萬四千諸行,所謂貪欲行二萬一千,瞋恚行二萬一千,

愚癡行二萬一 千,等分行二萬一千,是為八萬四千諸行。

無明等者,約十二支明滅罪益,雖有異義,試述短解。

言無明者總標惑障,《俱舍》(卷二〇)頌曰:

無明諸有本,故別為一漏。(已上)

果業因者,逆舉煩惱、業、苦三道。 言利劍者,以其利用喻名號德。

微塵等者,故差曠劫,業是業障。

不覺等者,示頓悟理,同下句云大小僧祇恒沙劫,亦如彈指須臾間。

(已上)

《往生禮讚》日中讚云:無心領納自然知。(已上) 是其謂也。

但覺字注者教音,此有二音:《玉》(玉篇)云:有樂切。寤也、大也。

《宋》(宋韻)云:古孝切。睡寤,曰覺醒,省也。

爾者,南無之言歸命,歸言至也,又歸說也,說字(悅音),

又歸說也,說字(稅音,悅稅二音,告也、述也,宣述人意也)

命言(業也、招引也、使也、 教也、道也、信也、計也、召也。)

是以歸命者本願招喚之敕命也。

爾者以下八行餘者,私被得上言南無者之文意釋。

南無等者,於歸之字至並說意未勘得之。說字之音,《玉篇》、《廣韻》

同註三音,今有二音,略始悅反。此是常音,勿論故也。

告、述、宣訓載在《廣韻》。命字之訓《玉篇》中有教、令、使註,

《廣 韻》中出使、教、召訓。業、招引、使、道、信、計等追可勘之。

言發願回向者,如來已發願,回施眾生行之心也。

言即是其行者,即選擇本願是也。

言必得往生者,彰獲至不退位也。經言即得,釋云必定。

即言:由聞願力,光闡報土真因,決定時剋之極促也。

必言(審也、 然也、分極也。)金剛心成就之貌也。

必字之注《廣韻》文也。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念佛成佛是真宗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