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問曰:大乘經論中,處處說眾生畢竟無生如虛空,

云何天親菩薩言願生耶?

答曰:說眾生無生如虛空有二種:一者,如凡夫所謂實眾生,

如凡夫所見實生死,此所見事,畢竟無所有,如龜毛,如虛空。

二者,謂諸法因緣生故,即是不生,無所有如虛空。

天親菩薩所願生者,是因緣義,因緣義故,假名生,非如凡夫,

謂有實眾生,實生死也。

問曰:依何義說往生?

答曰:於此間假名人中,修五念門,前念與後念作因,

穢土假名人,淨土假名人,不得決定一,不得決定異,

前心後心亦如是。何以故?若一則無因果,若異則非相續,

是義觀一異門,《論》(《中觀論》)中委曲,

釋第一行三念門竟。(乃至)

問曰等者,有二問答,初問答意,就願生言顯不生義。

次問答者,就往生義顯一異意。註家本是四論碩德,

故依《中論》八不法門有 此釋也。言八不者,《中觀論》〈觀因果品〉

(卷一〈觀因緣品〉)云: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

不生亦不滅。(已上)

(中觀論是天台宗所依止的論,依八部觀察門,入中觀。)

是義觀一異門者,就八不中且明其一異。

論中委曲者,指彼《論》也。或連讀有云可讀觀一異門論之一義,

是就所說法門《十二門論》及《中觀論》可得此名云云。

我依修多羅,真實功德相,說願偈總持,與佛教相應。乃至

何所依?何故依?云何依?何所依者,依修多羅。何故依者,

以如來即真實功德相故。云何依者,修五念門相應故。乃至

我依四句偈之前後言乃至者,是成優婆提舍之名,又解成上起下之釋,

上出之訖。

問:此我依修一四句偈上既引之,當卷之中重被引之,繁重之失難遁,

如何?

答:誠以爾也。但此文體自元只是文集體也,仍當用時不憚繁重,

不限此文,餘處又有重引之例,皆可准據。但聊非無其差別歟,

謂上所引龍樹、天親鉤鎖引之,仍唯限《論》;今所引者,

引《註》之時不載《論》者,其義難顯,是故引之,

本《論》與《註》所引別也。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念佛成佛是真宗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