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正藏》八三、一三八

行者命欲終時,疾苦逼身,必起境界、自體、當生三種愛心。

爾時阿彌陀如來放大光明,現行者前;行者既見未曾有事,專心歸敬,更無他念。

又,佛之慈悲加祐行者,由之,妄念忽止,正念安靜。

是故《稱讚淨土經》說:

慈悲加佑,令心不亂;

既捨命已,即得往生,住不退轉。

《阿彌陀經》說:

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

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令心不亂與心不顛倒,此即令住正念之義也。

明知:非臨終正念故有來迎,由來迎故臨終正念也。

凡平生之時已成往生行業之人,臨終必得聖眾來迎;已得來迎之時,即由佛力住正念也。

然今時行者,多不辨其旨,於尋常行懶惰不營,至臨終時俄祈正念,是僻見也。

行者能得此旨,於尋常行業,不起怯弱心,此是行業至要。

大凡念佛往生之理勝諸行往生者,即有多義:

一者因位本願:謂彌陀如來因位法藏菩薩之時,發起四十八願,選定眾生往生淨土之行,

乃盡選捨餘行,選取念佛一行以為本願。

其選擇本願者,即《無量壽經》所說第十八願也。

二者光明攝取:謂此是阿彌陀佛還念因位本願,以相好之光明,攝取念佛眾生,

令得往生,而不攝取餘行者也。

三者彌陀自說:謂跋陀和菩薩問阿彌陀佛言:詣極樂世界,當修何行,得往生彼國?

彼佛答言:欲來生我國者,當念我名莫休息,即得往生。

是則彼佛自勸念佛,不勸餘行也。

四者釋迦付囑:謂即此《觀經》所說付囑流通之文是也,此即付囑念佛一行,

不付囑餘行也。

五者諸佛證誠:謂此如《阿彌陀經》所說釋迦佛,選說念佛往生利益,

六方諸佛同讚同勸,各於其國舒廣長舌,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證誠其事,

是則為令一切眾生,信念佛往生,決定無疑也,餘行則無如是證誠也。

六者法滅往生:善導和尚釋曰:萬年三寶滅,此經住百年;爾時聞一念,皆當得生彼。

是則末法萬年之後,獨有念佛一行施往生利益也。

加之,下品上生十惡罪人往生之時,雖有聞經與稱佛之二善,化佛來迎唯讚:

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不讚聞經之益也。

又《大經》說三輩往生業之中,雖說菩薩心及起立塔像等餘行,至流通處讚言:

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

不指餘行讚無上功德也。

上來念佛往生之旨,取要辨之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