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正覺大音者,在王佛則梵音聲,(所贊)在彌陀則名號正覺名故。(所成)

過去讚歎為要所成,故法藏願齊此佛口業德,故彌陀為口業德則名號也。

今日名號即大音,下云無量壽佛大音宣佈,法照云如來尊號甚分明,

十方世界普流行是也。正覺大音及正覺之響,於十方世界無不流布,

共以為口業功德。

正覺大音者,語密梵音聲,論所謂如來微妙聲是也。

如《略箋》引《涅槃》聖行品。望西引《大論》三十。(《大論》三十(三十一)

云:佛音聲所到無有限,若如對面,如《密迹經》中所說,目連試佛音聲,

極至西方,猶聞佛音若對面。)

正覺之響者,正覺成就果名,論云梵響聞十方是也。

戒聞精進 三昧智慧 威德無侶 殊勝希有 深諦善念 諸佛法海

窮深盡奧 究其涯底 無明欲怒 世尊永無(二偈半十句)

三歎意業德。

唐本云:戒定慧進及多聞,一切有情無與等,心流覺慧如大海,善能了知甚深法,

惑盡過亡應受供,如是聖德惟世尊。(文)

漢云:或以三昧定,精進及智慧,威德無有輩,殊勝亦希有,深微諦善念,

從是得佛法,持覺若如海,其限無有底,瞋恚及愚癡,世尊之所無。(文)

影意:歎意業中,初兩偈歎佛行德,(行是菩提)後半偈歎佛斷德。(斷是涅槃)

前中初偈歎德勝,(勝是教行)後一偈(深諦已下)歎德深。(深是證行)

前歎勝中,戒聞等舉其德體,威德等就德顯勝;後歎深中,深諦等二句趣證方便,

如來藏性是佛法海,(是所念)窮深等二句證行成就,此歎行德。(教行、證行)

後無明等歎斷德,無明是癡,欲是貪,怒是瞋,佛斷永無,故斷德勝矣。

憬興分文同影,初二偈歎業勝,即菩薩品也,後半偈歎果勝,即果果斷也。

初又有二,初一偈歎涉事勝,後深諦等一偈歎證理勝也。初中,戒即業體,

以思種故,聞精進等即業眷屬云云

《會疏》:初四句摘舉五德,讚其殊勝,次深諦下六句,別約二德(菩提涅槃)

歎其究竟,深諦等四句菩提德,無明等二句涅槃德云云

此深諦已下為二德,與影、興異,各據一義。

今謂:戒聞等者,六度之中,精進度合忍辱,多聞攝法施,故為五也。

戒者,梵語尸羅,此翻戒,防非為義;聞謂多聞,湌教廣多,故云多聞,此中攝施;

精進者,梵毗梨耶,此云精進。練心於法名之為精,精心務達說以為進,

精進無別體督眾行。(《天臺止觀》)今合忍辱,(進度合)下文開為二,

云戒忍精進故。

三昧者,三摩地定也;智慧者,般若。此之五度以意為業體,佛能圓滿此等行,

成威神功德最勝,故云無侶希有,侶之言匹也、伴也。

淨影云:威德無侶,他不能齊,殊勝希有,佛德過彼。(文)

深諦善念等明所念、所證深廣。(《要解》)

憬興:深諦(諦,審察)善念法海為後得智所證,窮深盡奧等為無分別智所證也。

《會疏》云:深諦善念者能證智,諸佛法海者所證理,諸佛法藏廣大幽邃,

故喻大海云云

今云:諸佛所證廣大無涯邊,深奧無底云法海,如來勝智深諦善念,

能究深奧盡邊際,能冥法海,成菩提智德也。

無明欲怒等者,斷盡界內界外惑,成涅槃斷德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