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二正說偈,大分為三段:

一自初至震動大千七偈,總歎佛三業德。

二自願我作佛至快樂安穩十偈,述心中所欲之願。

三幸佛信明等三偈,請佛證明。

初中有四,一歎身業德:(二偈半,十句)

光顏巍巍 威神無極 如是炎明 無與等者

日月摩尼 珠光燄耀 皆悉隱蔽 猶如聚墨

如來顏容 超世無倫

吳譯無偈,但於長行自含其義耳。餘本皆有,或五言八十句,(漢本)

或七言四十二句,(唐本)或七言三十六句,(宋本)偈句多少不同,大義無別。

今本四言二十行八十句,初七偈總歎佛三業德。

嘉祥云:酬前說法之恩,兼表歸依之情。

淨影云:初讚歎佛德,明其所求(自求三業佛德)。

今祥二師並用方可,既歎佛德,容有其多義故,今法藏菩薩所以讚歎佛德,

為成咨嗟誓,此讚歎濟凡要術,何以故?彌陀不讚諸佛者,諸佛亦何讚歎彌陀,

諸佛不讚歎彌陀,云何得聞此法,故今讚歎師佛三業,而得成就三業莊嚴功德也。

於中今二行半,歎佛身業德,身業即光明,次口業者即名號,歎光明名號佛德也。

淨影意:初一句總歎身光二德,光巍巍歎佛光勝,顏巍巍歎佛身勝。

威神已下七句顯光巍巍,威神無極,光發所依,由佛威神力無極,故能放光;

如是燄明正舉光體;無與等者對人顯勝,餘人身光無與齊等;

日月摩尼至若聚墨對事顯勝,此等諸光,若對佛光,皆悉隱蔽,猶如聚墨在珂貝邊。

如來等兩句顯顏巍巍,如來容顏超世無倫,故顏巍巍,倫謂匹矣。(文)

憬興全用之。《會疏》不肯用淨影光與身之配釋,故初光顏巍巍是其體相,

威神無極外用德,如是等二句述最勝,日月等下比挍顯勝,後半行結歎。

此舉容顏攝光明。

今謂:淨影配釋似鑿。今意:初二句總顯身業最勝,以光明為身業故,

唐譯云無量無邊光;如是下釋其勝,有二:一無對勝,二有對勝。

無對勝故曰如是燄明,無與等者(燄,《說文》:火行燄燄也,《說文》:

炎,火光上也。)佛光照曜最第一,故名光炎王,何有與等者;日月摩尼等四句。

二有對顯勝,日月摩尼舉世所知。《應音》一(三右):言摩尼者訛也,正言末尼,

謂珠之總名也。新譯《音義》:末謂末羅,此云垢也,尼,此云離也。

言此寶光淨,不為垢穢所染也。世光之大,無過日月摩尼光,對映於佛光,

皆為所隱蔽焉,豈有漏之光能比佛無漏光乎!故云皆悉隱蔽,猶若聚墨。

下重誓言日月戢重暉,天光隱不現,今讚王佛,下自所願。

如來容顏,超世無倫者,双結無對勝、有對勝云超世無倫也。

正覺大音 響流十方(二句)

二歎口業德。

唐譯云:世尊能演一音聲,有情各各隨類解。(文)

漢本云:如是大音聲,遍諸無數剎。(文)

宋本云:願我得佛清淨聲,法音普及無遍界等。(己下述己願,《會疏》云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