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第十得念佛定

住深定門,悉覩現在無量諸佛,一念之頃,無不周遍。

唐譯云:具一切種甚深禪定,一切諸佛皆悉現前,於一念中,遍遊佛土,

周旋往返,不異其時。(文)

淨影云:住深定門,起行所依,無心往來,直以三昧法門力起,故須住定。

下明起行,(悉覩下)悉覩現在等,攝行寬廣,一念之頃等,起行速疾。

憬興云:通既事德,所依之定必非理定故。(斥影云所依理定也)覩無量佛,

應非一念故,如其次第,今即通所依定無境不觀,故云深定。覩諸佛者即天眼通,

一念遍者,即神境通等。

今謂:《般舟經》云:是四眾不持天眼徹視,不持天耳徹聽,不持神通到其佛剎,

不於此間,終生彼間,便於此坐見之。佛言:四眾於此間國土念阿彌陀佛專念,

故得見之。即問:持何法得生彼國?阿彌陀佛報言:欲來生者,當念我名等。

經既言不持天眼神通,興師何云以通力到視乎?既非通之所依,何為事定耶?

淨影云三昧法門力,能順經文。唐譯云一切種甚深禪定,一切種者,謂一切種智,

全理之事,故云甚深,何偏事定耶!

今按:此深定門元是出佛願,下第四十五願云:聞我名字,皆悉逮得普等三昧,

住是三昧,至于成佛,常見無量諸佛。此三昧傍通觀佛,正在弘願念佛,

故云聞名皆得。韋提見無量壽佛,阿難禮見彼佛,亦莫非斯願益,

大師立為「見佛增上緣」。由此言之,住普等三昧曰住深定門,

此三昧彌陀智願之所成,甚廣無涯底,故云深禪定,悉睹周遍是其業用,應知。

從來遊諸佛土中有十德,結歸念佛三昧。

一念之頃周遍無量佛土者,所到一乘清淨無量壽世界故,結歸念佛三昧也。

第一明遊諸佛土益竟。

第二入無佛處益有三:一能拔八難,二三業德化,(分別顯示下)三為不請友。

(為諸庶類已下)初能拔八難者:

濟諸劇難,諸閑不閑。

淨影云:濟諸劇難,諸閑不閑,扶人離苦,難別有八:三途為三,人中有四:

一盲聾喑啞,二世智辨聰,三佛前佛後,四鬱單越界。

天中有一,謂色界中長壽天難。

此八難中,三途為劇,菩薩濟之,人天苦微,名曰諸閑,菩薩勤化,故云不閑。(文)

此意謂濟諸劇難及諸閑,而菩薩不閒暇之義也。

嘉祥云:閑者濟心中劇難人,言其伏煩惱,故云閑。不閑者外凡之人為煩惱所使,

故云不閑也。或云不閑是人,閑是天也。(閑為閑安之義)

此意濟劇難諸閑及不閑之義也。

法位云:二乘於救生閑,大士則不閑;凡夫於修閑,大士則不閑;

又二乘凡夫於無上菩提閑,大士則不閑。(此閑為等閑之義。憬興破曰:若如所言,

應說懈怠精進,閑即閑處,必非懶惰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