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謂:「我」者阿難自指之辭,傳持佛語之人也;

「聞」謂聞具足;「如是」者信具足。

《信卷》本引《如來會》云:佛之勝慧莫能量,是故具足於信聞及諸善友之攝受,

得聞如是深妙法。等,阿難具足成就信聞故,聞如是深妙法(若聞深法),

故云「我聞」也。「聞」者,聞持之義、湌受義,諸經之「聞」歸此經「聞」,

此經所說在「聞」字,本經之中或云「若聞深法」,或曰「聞名欲生」,

又云「若聞精進求」,又「復聞無量壽佛聲」,又曰「其有得聞彼佛名號」,

又「聞斯經者,於無上道,終不退轉」,又「若聞此經信樂受持」,

又「長老阿難,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等。

諸說諸聞唯歸一聞,謂「聞其名號」,阿難傳此佛語,故云「我聞」。

今家釋云:聞者,聞佛本願無疑曰『聞』,又聞者顯信之言。(《一多證文》)

《信卷》言:聞者聞佛願生起本末無有疑心。(文)

此皆於斯法門無一亳疑說以為聞,此乃傳法聖者聞持深法領得佛智曰「我聞」也。

「如是」者,乃弘願信心成就。今家釋云:三經大綱雖有顯彰隱密等之義,

彰信心為能入,故經始稱『如是』,如是之義則善信相也。

今按:三經以「金剛信心」為最要,此乃襲大論及註,彰此經如是弘願信心也。

由此言之,「如是」者:

一機法相稱曰「如是」,謂機能契法為如,即是「南無歸命」之義;

法能融機,其益不謬為「是」,乃「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

下文云:「應當信順,如法修行」是也。

二釋迦所說如彌陀本願說無謬曰「如是」,下文云:是故我法如是作、如是說是也。

如是說者,說彌陀因果本願之生起本末,是云「如是說」。

阿難信此說無疑稱「如是」,以己聞信,傳之未來,使一切眾生聞信本願生起本末,

曰「如是我聞」也。

問云:阿難是佛成道夜生,年二十方為佛弟子,年至三十命為侍者,

其二十年已後,經是親聞勿論,其未為侍者已前二十年中所說之經,

如何聞持,言「如是我聞」耶?

答云:此有親聞、傳聞不同,若依小乘有二說:

一云:二十年已後經是親聞,已前是傳聞。《法輪經》云:

(出《雜阿含》十五失名附東晉錄)阿難結集時,自說偈云:

佛初說法時,爾時我不見,如是展轉聞,佛遊波羅捺,為五比丘眾,轉四諦法輪。

故知已前非親聞也。(《佛本行經》乃《阿含》、《智論》等此意也)

二云:皆是親聞故,《薩婆多論》云:阿難為佛侍者時,請願云:

佛二十年中所說之經,悉為我說。《毗尼母論》亦同此說,故知總是親聞。

(《報恩經》六、《賢愚經》等意同)

若依大乘,一切皆親聞。亦有二義:

一佛重為說,如《勝鬘夫人經》等,佛還本處,重為阿難說。

又如《大悲經》中,佛總重說,故是親聞。

二阿難常聞故,《涅槃經》云:阿難多聞士,若在若不在自然能解了,常與無常義。

又云:阿難得覺位三昧,佛所說經,遠近常聞。

(《金剛華經》及《舍利弗經》、《十二遊經》等同意)

又《仁王青龍疏》上之一(廿六)以四義釋:

一本願力故,二佛加持力故,三依三昧力故,四聞法力故云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