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帝是南北朝時代的君主,一生崇尚佛教,大興佛教,盡力去蓋寺廟,又度僧眾。
禪宗中土的初祖達摩祖師到中土,由海路到達,所以先到的地方為南朝的梁國。
梁武帝一知道禪宗初祖到,馬上迎接他,供養達摩祖師,並問祖師說:
『我一生建寺廟無數,又剃度無數的僧眾,如此弘揚佛法,是不是功德很大。』
達摩祖師回答:『沒有功德。』
這一句沒有功德,掃了梁武帝的興,所以就不歡而散,達摩祖師也只好往北走。
因為因緣不具,所以達摩祖師只能到北方的嵩山少室峰面壁,期待有機緣的人傳法。
其實當初達摩祖師所說的話是真實的話,梁武帝一生建寺等並非是功德,充其量是福德。
功德是無相法,如果心心念念要去做,為了表現出自己的能,為了顯現出做很多,
這些都落在有相,不能說是功德,達摩祖師說真話,不會去奉迎權勢,不肯奉承皇帝。
現在很多的團體,為了經費、收入,都或多或少,會給有錢人開一條特別的路。
宗教也是一種教育,以佛教來講,佛的漢譯是覺,是覺悟的教育,是教導人智慧的。
最近台灣出了油品事件,使得人心惶惶,不知道要如何,有的人乾脆買豬由自己來炸。
有一個業主,他買其他公司便宜的油,填裝成自己的品牌,這樣就大賺其錢。
聽說她們其中一個業主還是某功德會、慈善事業的一個成員,這個功德會可能事前不知。
不知道現在他們知道後,將如何處理這一件事情,用不正當手段得來的錢行布施!
如果是一般的慈善事業,我們不用管,假如是掛著佛教的牌子,這種錢他們應該收受?
這就是目前的普遍情形,無法不做壞事,因為經由這種不正當手段,可以有更多收入。
有一位皇帝和一位禪師,站在山門往山下的江上看,皇帝問說:
『江上帆船點點,你知道有多少船隻?』
禪師回答:『只有兩艘。』皇帝問說:『如何說?』
禪師回答:『一艘為名,一艘為利。』
這是世上人生的縮寫,有錢人用盡心機要賺更多,一般的貢獻心力去得多一些。
窮人家努力工作,希望將來有錢,再窮的人家,努力賣命,就為了圖溫飽。
這種交相爭利的時代,如果不能同流合汙,坦白說只能當個邊緣人,很難生存。
記得一段有關夏師兄做生意的事,夏師兄以前做生意,因為每次都先考慮對方,
買賣前要先問對方,者樣夠成本嗎?每次生意都虧錢,他有一次就告訴我,
錢不夠就只好拿骨董字畫去賣,還好家裡人口不多,還可以撐得夠去。
有人就告訴先師,夏師兄這樣那能撐多久,先師回答,還好他家的骨董字畫還很多。
聖道修行就是難,尤其是修密法更是難,不只要眼睛利,還得要運氣好,有好上師。
一般的聖道門皈依三寶,密法在三寶上要加上師,看起來好像是上師蓋過三寶。
其實不是這樣,上師是三寶外所全命所皈,要以上師的身口意為自己的身口意。
這等的全心歸命,與上師的身口意三意合一,那麼上師成就,我以一樣成就。
但是上師不成就,我已無法成就,上師下金剛地獄,我也下,同樣我下,上師也下。
所以在藏地,不是隨隨便便就找個上師皈依的,上師也不是隨隨便便收個徒弟的。
要同住互相觀察三年,上師不能顯神通,不然的話要多看兩年,以免誤了自己一生。
記得有一年在北京,因為有很多是修行多年的同修,就要求傳法,傳金剛長壽法。
黃上師答應傳,但是說,這是一個威猛的法,修法成就後不只威猛更加長壽。
不能隨便傳,要先受密戒,不然的話,又威猛又長壽,如果心不正又無法管危險。
密戒雖然不是很多條,但是原則性很強,每一條戒都是執行,沒有商量的。
如有一條,與小乘行人同住七天。這是犯戒,如果你不知道他修的是小乘,死定了。
金剛兄弟起紛爭。這些戒是犯了後可以馬上懺悔,但是起紛爭,不只要懺悔還要化解。
假如金剛兄弟,一個受戒一個沒受,起紛爭後,受過戒的怕下金剛地獄,佛前懺悔。
也要想辦法化解,但是沒受戒的就是無理起鬧,你懺悔了,無法化解又將如何?
這是一個大難題,有時候無解,不可以隨隨便便就接受,能力不及危險在後。
當時的我,因為沒有能力守住戒,所以就沒有受戒,也沒有接受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