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七明佛身無漏光亦同然豈將有漏之天金比方之也

 此科釋百千閻浮檀金色不得為比句。

問:此二句亦一具文,通歎三尊,何別屬歎佛。

答:亦有二義。

         一準下經文。佛觀文說無量壽佛身如百千萬億夜摩天閻浮檀金色。今準彼文,

             以閻浮檀金色別屬歎佛耳,觀音觀說身紫金色,勢至身色亦同觀音,

             所以不屬之通歎耳。

         二約廣略義。準前解可知。

(夜摩天是欲界第三層天,當知,佛身無漏,所以佛光亦是無漏。

故豈是有漏天所能比,故說豈將有漏天金比方之也。)

時韋提希見無量壽佛以接足作禮

全如依釋。

諸師判至經末見依正時得益,判無生忍以為理忍,乃為定善觀行之益。

今家取經末文合今此座觀文,判座觀見佛作禮時得益,為弘願念佛無生法忍。

如得益門既廣引證辯之。

然經末文具說四事,(歡喜讚嘆大悟忍益)座觀文說見佛作禮,見字攝三忍,

(喜忍悟忍無生法忍)禮攝讚歎,皆如玄義得益門記。

(時,即是三尊現時,見無等者。此見非是自力所能,絕對是佛力。

故佛告韋提希夫人:汝是凡夫,心想贏劣,未得天眼,不能遠觀。諸佛如來,

       有異方便,令汝得見。

此乃是破自力之心行,而示他力之見。此就他力,有兩種。

一者釋迦之力,此乃經言,我今因佛力故,得見無量壽佛等是。

二者彌陀佛之力,雜觀中,言然彼如來宿願力故,有憶想者,必得成就是。

然,應知,釋迦力終歸彌陀,故觀念門,推釋迦功于彌陀,言彌陀三念願力外加,

令得見佛。又就彌陀他力見中,復有二種。

一者眼見。二者心見。但以心見為佛本願。

今所謂見佛者,正指心見,應知。

接足作禮,承接也續也。舒掌承佛足,續己頭面,故云接足。

佛身雖尊,但腳足為下,但凡一切人,雖身卑而仍以頭首為上,今以最上接佛最下。

此表致敬歸依深也。此接足禮,仍是目前印度的最高禮。

又此接足禮,是為禮釋迦,為禮彌陀。

有謂禮釋迦佛,謂因釋迦力得見三尊,故以身業禮拜釋迦,謝其洪恩。

故次言,我今因佛力等,以口業讚歎,謝其洪恩。

又有言,若因釋迦力光臺見國,何不禮謝。又示觀言,令汝得見,

何但口業歎以佛力故得見等,不以身業作禮謝耶。故有解通禮釋迦彌陀。

但依義,此解不當文耳,又有解說此禮西方三尊。亦是不當。

元照說,此禮阿彌陀佛,但是,此說但見文,未解禮拜之意。

夫人得忍在此作禮,諸師不解之,乃判得益時,以為經末見依正時,判得忍因。

判為定善觀,而判所得忍,為得理忍。然而經末說見者,叙光臺、座觀見,

非經末時再見得忍,其判得忍因,為觀行者,不順經文,此凡有四難。

一無夫人修觀文故。光臺見依報,座觀見正報,並說由佛力,不言由修觀。

     一經觀法為未來說,無說夫人自修之文,何謂由觀得無生忍。

二前不聞觀門經故。謂修觀行者,前聞觀門經,此如說修觀,與經合試觀。

     故像觀云,行者所聞,出定之時憶持不捨,令與修多羅合,若不合者,名為妄想,

     若有合者,名為麤想見極樂界。彼末見依正前,不聞其觀門經,

     何謂由修觀得無生忍耶。

三未見真前,不作假想故。謂由觀行見依正者,先想此土假依(日水冰想)假正,

       (泥木形像)假想成已,方見真境,而今夫人由佛力故,乍見真境,不作假想,

       何謂由觀見得無生忍耶。

四作禮請法,非禪坐儀故。謂修觀者,如法正坐,(經云,正坐西向。疏明靜坐方法。)

       息慮凝心,除諸散妄。(疏云,如失意聾盲癡人是。)定境現前時,亦寂然安坐。

       而今夫人耳聞許說,眼見應現,身業作禮,口業請法,豈禪坐儀。大論二十四云:

       能起身業口業,若眠,若入禪定,無有此處。何謂由觀行,得無生忍耶。

判所得忍為理忍者,特是昧却經旨矣。

是以今家判得忍時,以為座觀見佛之時,判見佛由,為佛神力。

判所得無生忍,以為念佛信心。(簡理性忍)為佛力者,經文可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