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約人者,通告夫人及未來眾,故名總告。通勸修習故,名總勸。
此則總字約所告所勸人。(西山取之。見楷定記。)此解佳矣。
問:經但言佛告韋提,無告眾言,何言總告耶。
答:有文理,文既言汝及眾生,豈非總告勸夫人及眾生。
理者,待夫人為未來眾請正,為未來說此觀法。總告勸眾,其理必矣。
例如夫人見三尊云,我因佛力故見,眾生當云何觀。
佛答文云,佛告韋提,欲觀彼佛當起想念。疏科佛告韋提句云,正名總告。
文但告夫人,意必總告眾。疏自問答顯示此義,更有例證,全如依釋。
(經雖對菩薩或弟子等說,但意為未來眾,如大經淨影疏說:
『言對彌勒意兼一切。』
《 無量壽經》釋尊勸誡彌勒,付矚彌勒菩薩,無量壽國,勸欣淨厭穢,應往生。
彌勒菩薩是當來下生之佛,現居補處,佛將極樂淨土之業付矚之,表示諸佛之家業。
勸導諸眾生往生極樂淨土是諸佛之家業,釋尊必以現在佛傳承於未來佛此家業。
傳承此家業是顯說,但是要等彌勒菩薩成佛再來救度我們,我們沒辦法等。
再說,依《首楞嚴經》二十五圓通,我們知道彌勒菩薩是修唯識入圓通的。
所以當來之世,彌勒菩薩成佛,龍華三會也是講唯識,與此有緣的眾生得度。
而且一定要宣說淨土法門,介紹當時眾生即其未來世眾生往生淨土之法,全依彌陀。
彌勒菩薩下生少說也要幾百幾千萬年後,我們何苦為了等彌勒菩薩,在此輪迴。
釋尊也不會如此做為,只是表示諸佛道同,我勸往生,當來諸佛還是一樣勸往生。
眾生要出離,也只有往生淨土,唯有阿彌陀佛能度眾生出離,不應猶豫。
彌勒菩薩是受囑咐者,依此可以準知,韋提希夫人是能請者,所為未來眾修觀之機。
今此總告之,總勸之修觀也。《傳通記》於此說:
『總告總勸者,為說日等諸觀,初告夫人故云總告,想於西方之言,勸下諸觀,
故云總勸,餘觀告勸唯局當觀。故不言總也。』
此言是諸師之意,而非宗祖聖人之意。)
此明韋提前請彌陀佛國,又請正受之行,如來當時即許為說。
但以機緣未備顯行未周,更開三福之因以作未聞之益。
又如來重告勸發流通,此法難聞廣令開悟。
此一節文古來二點。(一點如上)
(此明韋提等者,釋中總別,初總釋也。
總是之意,明今此告勸意,答韋提希之別請。
當時即許者,指顯行緣始廣說眾譬。
但以等者,未即為說,自開散善,佛先說應修三福,此散善也。
又如等者,指示觀緣,告命流通。
前許而不說,今乃云為未來世說清淨業,故云又重。
猶勅阿難流通,是乃此法難聞,欲令未來廣開悟也。
佛到此正答韋提希夫人之請,為說清淨業,故總告勸,故云此明。
傳通記解釋此總釋意云:
此明韋提前請等者,指欣淨緣終請別所求別去行。
如來當時即許為說者,指顯行緣始廣說眾譬。
但以等者,指散善自開之文。
又如來重告等者,指示觀原告命流通,此明始從請定善,終至勸發流通。
定善生起由來已,更續今告命之意。
楷定記以三義解釋之,初二義未然,今採第三義云:
欲顯此文告勸正說之始,先敘上來或許未說,或預勸發流通之意,然後牒事告勸之文。
今謂,傳通記與楷定記第三義,大意相同。
都謂欣淨緣終,夫人別撰所求,請求別行。
如來當時當即為說,而欲印機顯行,示觀由敘注想西方。
故說二緣為正說之弄引,由序既興,正陳所說方始此文,故總告勸。
欲顯此意,略述前段之義,而後牒釋告勸之文。
作未聞之益者,為,汝今知不,此三種業,三世諸佛淨業正因。
此明引聖勵凡,但能決定注心,必定往生無疑是也。
此法難聞者,疏云,此乃因緣極要,利益處深,此法深要,好須流布。)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