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餘等者,門出入義,教是眾生,出離生死,悟入涅槃之門故也。
能詮依心起行之教,其分齊餘八萬四千,對治惑八萬四千。
論能治教八萬四千,其實煩惱無量,能治法亦無量,故大集經第十三云:
『貪欲行二萬一千,瞋恚行二萬一千,愚癡行二萬一千,等分行二萬一千,
是為八萬四千諸行,一一眾生皆有是行,若廣說者,有無量行。』
傳通記云:餘者雖立八萬四千,其實無量,故云餘也。
議曰:若爾則宜言過。(物其餘分不多言餘,甚多言過。)
如事讚言:『龍宮經藏如恒沙,十方佛法復過是。』即其例也。
有解。八萬四千差別皆是漸教,故舟讚云:
『佛教多門八萬四,正為眾生機不同,門門不同名漸教,頓教圓融無差別。』
故指一個頓教曰餘。
楷定記云:次句既言頓漸所宜,明知餘者當其頓門。
此亦指聖道頓教為餘耳,依吾祖意,頓漸諸教總屬八萬四千所攝。
但取弘願念佛為餘,化身土云:
『言門餘者,門者八萬四千假門,餘者本願一乘海也。』
問:此判釋依何文耶。
答:大經云:如來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興於世,光闡道教。(於前序中,
轉法轉章廣敘一代頓漸教益,今以光闡道教一句總攝前所敘一代教益焉。)
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
此舉真實之利,念佛置於八萬四千之表,至流通分,決示之云:
『如來興世,難值難見。(以明佛世難值)諸佛經道難得難聞。
(此明一代所說,一葉頓教難聞,如來會文說之。
言得諸佛如來無上之法,十力無畏無礙無著甚深之法難。)
菩薩勝法波羅蜜得聞亦難,遇善智識聞法能行此亦為難。
(此明一代所說三乘漸教難聞)若聞此經信樂受持,難中之難,無過此難。
(此舉念佛置於漸頓八萬四千諸難之表)』
般舟讚云:
『門門不同八萬四,為滅無明果業因,利劍即是彌陀號,一聲稱念罪皆除。』
此以念佛頓極利益於八萬四千之外。高祖判釋蓋據此歟。
問:法華云。若持八萬四千法藏亦未為難,於吾滅後,聽受此經,是即為難。
此以法華頓教為八萬四之餘,今與念佛為餘者何。
答:八萬四千其名通權實。(楷云。名遍大小。)法華對權教八萬四為餘。
然聖道士教其法體雖頓,而約凡夫修入猶漸故,般舟讚以他頓教與
瓔珞經同屬漸教,今約念佛利益極頓總為頓漸八萬四之餘,至宗教門當決此義。
問:今經中定散二善,亦為八萬四千攝耶。
答:依吾祖則為其攝,一念多念證文云:
『凡八萬四千法門,皆是淨土之方便善也。之曰要門之名假門,
此要門假門者,即無量壽佛觀經一部所說定善散善是也。』
問:散善中自有念佛,何屬八萬四千假門。
答:自力念佛猶萬行一分故,與諸善同攝屬耳。
漸頓則各稱所宜。隨緣者則皆蒙解脫。
此結權實得益分齊。
漸頓則各稱所宜者,如來權智鑑機性欲,漸頓諸教各隨其機所宜授之。
猶如良醫,應病與藥,故云漸頓各稱所宜。
言隨緣者,蒙解脫者,正結眾生得益分齊,緣謂教緣。
眾生受教如說修行,名隨緣者。
其隨緣者,離三道縛,(解也)身心礙自在,(悅也)故,名蒙解脫。
此文總結權實得益,般舟經云:
『或說人天二乘法,或說菩薩果因,或漸或頓明空有,
人法二障遣兩除,根性利者皆蒙益。』
今文結益準之可解。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