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法門,佛教各宗派都歸為他力法門,在自己自力不能成就時的最好依靠。

在平時弘揚自己的宗派教法外,也致力弘揚他們心中所想像的淨土法門。

也就是本第十九願的: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

如天台宗,行天台,歸淨土,平常修行以天台止觀為修持,臨命終就念佛求往生。

一些被認為是淨土宗的祖師,大都是禪宗的宗師,如蓮池、藕益等大師。

但是看看天台宗的祖師智者,一生修持嚴謹,又證得法華三昧。

在定中見釋尊說法華,說釋尊法華靈山一會至今未散。

臨命終時說,火車現前,還好有阿彌陀佛,攝受其往生極樂。

說因為平時事務煩忙,沒有時間好好修持,只證得五品位,中品中生。

一生精進修持,傳承天台宗,有小釋迦之稱號的智者禪師。

臨命終時火車現前,就是地獄的業報現前,要不是佛慈悲救度,後果不堪。

這是不是表示他這樣的修持出了問題,是否有改進的空間。

第十九願的願文說: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

 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

佛願是依此願的眾生,臨壽終時,佛與大眾一定現前圍繞其前。

佛願只是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沒有說就一定要接引臨命終人。

假設當時的亡者沒有願與佛往生之心,佛沒有接引,也沒有違背佛願。

但應知,凡夫人,累生累劫,做了多少的善惡之業,臨命終時是大結算時。

《地藏菩薩本願功德經》說:

『是閻浮提行善之人,臨命終時,亦有百千惡道鬼神,

 或變作父母乃至諸眷屬,引接亡人令落惡道,何況本造惡者!』

行善的人,臨命終時,都有百千惡道鬼神,以各種方式接引亡者,令落惡道。

若不是佛力或修行人定力深厚,難免不會為眾惡鬼神所牽引,而墮落惡道。

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修行到這一步,為惡鬼神所牽引,到惡道去。

這堅苦的修行就中斷了,要到那一劫,又得到人身,又能欣聞佛法。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今生能得聞,就應該好好保握,信好淨土法門。

發菩提心者,法然上人解釋說,此為起行之意。

發菩提心只是要修行的第一步,剛剛要起步,離到目的還遠。

有如要出遠門,要先定好要去那裡,到目的地要往那裡走,該怎麼走。

經上說:『魚子、庵摩羅及佛子初發心,因多果少。』

魚生很多的卵,但是成為成魚的沒幾隻,庵摩羅也是花很多結果很少。

佛子初發要成佛的心,也很快就退心了,成佛的了了無幾。

修諸功德者,化身土卷云:

『行者即是修諸功德之善也,信者即是至心發願欲生之心也。

 依此願之行信,顯開淨土之要門方便權假,從此要門出正助雜三行等。』

這個行就是信知要以自力去修諸功德,而以此自己所修的功德為本。

而信知,必須發至誠心,生堅固欲往生極樂的心,此心不堅則往生難。

再以自己所修的諸功德,不管清淨或是雜穢,全部回向欲往生極樂淨土。

又言:

『言顯者即顯定散諸善,開三輩三心。』

這些不管清淨或是雜穢,是無法用來往生極樂的,因為這些都是雜善。

所以佛就要為這些眾生,開一個方便的門,稱方便假門。

這假門就是要給這些自力心行的眾生,用來往生,再行教育。

所以開三輩九品,從自力發三心———至誠心、深心及回向發願心。

又能精進勇猛,具諸戒行,讀誦大乘方等經典,又修行六念。

此諸眾生,因精進故,發願生心,即於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佛及觀音勢至及諸無數化佛來迎,觀音菩薩執金剛台接引往生。

佛的本願力,是要救度一切苦眾生,但是,是以信心為能度者。

信入本願,能真正信入本願者,乃因智慧高故,能信知佛之智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